斥資兩億元整建改裝成為東台灣最大公有零售市場的花蓮市重慶市場,於本月六日試營運三天,呈現一團亂的現象,周邊公設未及施做,市場外停車處一片混亂,加上充斥著流動攤販,攤商跟消費者都抱怨連連,調侃「花蓮市最大的市場,卻是最混亂的市場」!
針對外界對重慶市場試營運期間的混亂情形,花蓮市公所表示,由於市場搬遷的磨合期,讓部分消費者感覺新市場不符期待,市公所近期除了進行明義街棚架拆除、道路恢復等工作外,還會針對新市場周邊停車、交通等問題尋求解決方法。
最近花蓮市民最關注的民生議題之一,就是耗資兩億元的重慶市場開幕試營運,許多消費者在三月五日進駐隔天,立刻前往消費嘗鮮,卻對市場攤位凌亂、沒有分區規劃的現象覺得相當失望。
由於新市場的圍籬拆除後,部分路面泥濘、交通動線與停車空間規劃不足,讓許多消費者降低購物意願,但也有民眾對於新市場的乾淨、寬敞給予正面肯定。
市場管理所長李亭輝表示,新的重慶市場營運才僅三天,有的攤商還沒完成進駐作業,明義街原有的臨時安置所棚架也還在拆除中,所以市場周邊交通狀況顯得較為凌亂,市公所預定三月二十日前完成所有臨時棚架拆除作業,而且明義街路面拓寬與AC鋪設也會隨之進行,未來的交通狀況必定會有所改善。
至於民眾相當關心的停車問題,市公所也會與專業團隊商討空間利用方式,現有北側空間將統一裝設雨遮,並規劃為消費民眾機車與汽車停車專區及攤商卸貨區,方便購物民眾使用。
有關外界「轉讓(售)」疑慮,李亭輝表示,依照經濟部於民國九十六年頒布零售市場管理條例,以及花蓮縣政府於民國九十九年公告的花蓮縣零售市場管理辦法,均明定攤位不得私下轉租,同時市場自治委員會應負起市場公共安全、秩序、衛生、設施的維護之責,市公所也會站在監督單位的立場,根據法、理、情層面考量,訂出管理細則,並重新簽訂租約、加強查核,以落實公平正義原則。
對於市場周邊的非法攤位,市公所則希望警力配合,加強宣導、取締,以保障合法攤商權益,市公所也會輔導他們進入公有市場承租攤位,讓新的市場能有新景象。
李亭輝說將協助輔導攤商取得經濟部星級認證,提升市場競爭軟實力,希望在軟硬體並進下,讓花蓮市的公有市場在大賣場的衝擊下,也能有絕佳的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