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與新加坡長期以來皆保持著有好的關係;與臺灣共同名列亞洲四小龍的新加坡時而為臺灣借鏡的對象、時而成為臺灣相互比較與學習的榜樣。同樣在1980年代以前臺灣與新加坡皆是屬於剛發展之新興發展國家,同樣透過政府主導之方式,創造經濟成長與繁榮,使得臺灣與新加坡於1980年代創造經濟奇蹟後,與南韓和香港一同被學者歸類為「發展型」國家。
1980年代後新加坡與臺灣的發展開始有了許多轉變,臺灣此時正經歷重大的民主化改革浪潮與運動,而新加坡則繼續維持其一黨執政的政治體制。臺灣於1990年代末期完成民主化後,政治生活獲得大幅度的解放,讓臺灣民眾在鄭至生活上擁有更多的空間與表達意見的權利;但相對的民主化後的臺灣,開始出現經濟發展緩慢甚至停滯的現象。以至於使得許多人開始把比較的對象重新放到新加坡上;因此時有論者將新加坡的環境良好、社會秩序與治安穩定、經濟發展與表現亮眼等成績,拿來與臺灣相互比較,此時多數的臺灣民眾無不對於與新加坡越來越大的差距感到擔憂甚至羨慕新加坡在各方面的傑出表現。
抱著在國內所了解的新加坡,筆者本次走訪新加坡發現,新加坡確實有著過去我們對於它的印象,包括:環境乾淨整潔、社會秩序穩定以及經濟表現亮眼等。但在走訪新加坡與當地民眾接觸的過程當中,筆者發現許多新加坡人與臺灣有著深厚的連結更羨慕臺灣在許多面向的表現。過去許多新加坡年輕人因擔任「星光部隊」之緣故,因此有來臺灣接受軍事訓練的經驗,在這些經驗裡面所給予新加坡人的是臺灣的友善,以及在臺受訓的美好回憶。而有更多新加坡人表示的是「羨慕」臺灣的民主與自由表達意見的空間。除了有許多新加坡人對臺灣的美好印象之外,筆者在新加坡進行蹲點觀察的過程當中,也發現臺灣在許多公共建設與素養上比起新加坡可謂更加進步、領先。首先以大眾運輸為例,臺灣的捷運系統不論臺北或高雄皆有完整且完善的轉乘系統,以及友善的捷運文化;就此新加坡就不像臺灣一樣在轉乘上整合的如此便利與迅速。另一方面,臺灣各大城市之無線網路WiFi連結上網之服務提供,更是建構臺灣各大城市成為智慧網路城市的重要建設,而這點新加坡的無線網路提供則相對缺少和不方便。
筆者透過此次的蹲點觀察,看到了臺灣在新加坡民眾心中不僅有著過去當兵時的回憶,也有著對於臺灣現今民主政治的嚮往;另一方面臺灣在公共建設所提供的方便服務,更是比新加坡更為人性與友善的,若從這兩點來可在新加坡看見臺灣的價值;但我們也必須看見新加坡快速發展所帶給臺灣的威脅與挑戰。唯有重新檢視我們所擁有的價值,並且積極面對挑戰,臺灣才能再次創造經濟奇蹟,和展現臺灣高度之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