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台灣智庫諮詢委員董立文的研究,馬政府上台六年多以來,台灣主張統一的政黨增加了116個,其中八成以上是以「促進兩岸交流或融合,完成中國統一」為主張,中國透過這些小黨對台灣政治滲透,培養自己的組織,不僅在中國國台辦主任張志軍來台時「閱兵」,年底選舉也將有零星的「操演」,最終目標是影響後年總統大選。
董立文分析,這些新成立的小政黨並非孤立存在,而是具有高度的分工與緊密的串聯,還成立聯誼會,每年舉辦大型聯誼活動。張志軍來台,所到之處都有歡迎隊伍,便是這些政黨團體背後動員結果。
隨著兩岸交流頻繁,通婚人數激增,台灣中配人數已達30-40萬之譜,估計到2016年總統大選,中配選票將達12萬到24萬票之間。國台辦主任張志軍訪台時,特別到汐止探望來自湖南、重慶的中配,雖是人情之常,不無弦外之音。中配人數增加,又保有中國國籍,不利台灣國家認同,值得深思。
中配近年來又陸續成立政黨,為自己爭權益,但背後的政治動機不容輕忽。如中配盧月香創辦「中華生產黨」, 擁有黨員超過3萬人,7成具中配身份。該黨還串連藍營小黨,結盟成為「關鍵少數」。2012年總統大選時,盧月香出動全黨幫馬拉票,號召2萬名中配上街聲援,開廂型車環島為國民黨拉票。
中國採取相同的手法介入香港政治,已見成效。其在港作法包括:提供經費支援傾中政黨,動員中資、中配、新移民,為特定政黨效命、使出幽靈選民的選舉奧步、免費招待海鮮酒席等等,讓泛民主派陷入苦戰。台灣藍綠基本盤相差不大,中國只要掌握5%選票,就可以左右總統選局,決定台灣未來。香港經驗讓中國食髓知味,進一步將經驗複製到台灣,加速扶植傾中政黨,暗助中配組黨。從台灣內部突圍,比武力攻台代價要便宜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