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巡田水遊記】宜蘭昭應宮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巡田水遊記】宜蘭昭應宮

 2015-04-26 06:10
宜蘭市昭應宮媽祖廟(三級古蹟)。
宜蘭市昭應宮媽祖廟(三級古蹟)。

前言:

本系列遊記,以「巡田水」的心情遊宜蘭。

農夫阿伯晨昏身穿蓑衣,頭戴斗笠,肩掛鋤頭,在田畦間走來走去,有時挖開泥堆,讓田裡水流出;有時堆積泥土,堵死流水,讓田園充滿灌水。這種呵護田園的用心,期望作物旺盛的努力,日復一日,並視為慣常,這就是「巡田水」的精神。(系列66)

面山不面向大海媽祖廟

宜蘭昭應宮建於清嘉慶十三年(西元1808年),至今已有兩百餘年的歷史,主祀神祇為庇祐海上眾生的媽祖,在初建時原為面向大海,到清道光年間改建為三殿式廟宇,方位也在此次改為面山,相傳是為改變文運,成為台灣少見面山的媽祖廟宇。宜蘭昭應宮,又名天后宮,原坐西朝東,道光十四年重建改為西向,乃因地理師占卜易西向,蘭邑士子必主「科甲聯登」果然,楊士芳、李望洋等人相繼進士,舉人及第,文風丕振,譽滿全台。

昭應宮一直以來都是鄰近民眾聚會的場所,日據時期文化協會與民眾黨更曾在廣場前宣揚民主思想。昭應宮雖然歷經多次修築,但廟宇中的裝飾工藝依舊保持原貌,精緻的龍柱、青獅及壁堵皆相當具有特色,廟中尚保有清道光年間的「澤覃海宇」古匾,並經評定為三級古蹟,是當地擁有崇高地位的廟宇。

皇帝所勅建的媽祖廟

昭應宮坐落在繁榮的中山路路段上,這條道路在清代便是古城中南北的主線,昭應宮位於城中心,是城內居民信仰及聚會中心, 廟中主祀媽祖,為兩殿式建築,建築之美在蘭陽首屈一指。目前它是宜蘭縣唯一被列為三級古蹟的廟 ,可見它的藝術價值是被肯定的。奇特的是廟的名稱,並不是我們所俗稱的「媽祖廟」,因為和一般媽祖廟不同的是:昭應宮是由皇帝所勅建的,所以為什麼我們稱這間廟為『昭應宮』而不是媽祖廟。


宜蘭市昭應宮空間配置圖(廟方提供)。

宜蘭本地最具價值之廟宇

宜蘭昭應宮正殿主祀「天上聖母媽祖」,後殿一樓從祀「觀世音菩薩」,二樓供「水仙尊王」。左龕並供開發宜蘭有功三位名宦木雕像,中坐楊廷理、左為翟淦、右為陳 蒸,三任通判,均作清制官服,俗稱「三大老」據瑪蘭廳誌記載,楊公開蘭設治,深得民心,崔公勤政積勞,歿於公廨,陳公愛民惜士,不名一錢故蘭人感而祀之。宮內保存其多歷史文物,匾額計有光緒後 御賜「與天同功」,道光「澤覃海宇」,通判丁承禧「澤周海甸」,總兵張兆連「恩周赤子」及嘉慶十五年首任通判楊廷理之古香爐等,均為稀世珍品,評價極高。

昭應宮屬於臺灣早期長形式的建築系統,面寬三開間,從廟埕至後殿,深達六十多公尺。前殿、正殿的大木結構,細部木雕,石柱、石雕或門窗等,大多是 1834年所改建時的原始物件,雕工精湛絕倫、構圖圓潤流暢,是臺灣目前所保存清代道光時期,廟宇中的佳作。正殿內部格局高敞,簡潔而疏朗,透顯出祭祀空間的莊嚴和肅穆。 因此整體而言,不管在歷史條件、建築組構、裝修手法或材料選用上,昭應宮均是屬宜蘭本地最具價值之廟宇。其他古物如數方古匾等等,也都增添了昭應宮的光采, 此地是宜蘭信仰文化之重鎮,亦可見宜蘭人對開蘭先賢的緬懷之情。並匯聚了宜蘭人淳善虔誠的信仰,喜愛踏勘古蹟的民眾,千萬別忘了到昭應宮一遊。


二樓觀音殿。


正殿媽祖及澤覃海宇歷史牌匾。


御賜「與天同功」。


三位先賢:三大老。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