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發爭議的深澳燃媒電廠有無興建必要?經濟部對外宣稱,深澳電廠可讓全國電力系統備用容量率達到15%以上法定目標,被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踢爆「只是少了0.1%」。事實上,去年8月當時行政院長林全曾在立法院表示,備用容量率只要7.2%就不會發生缺電,超過15%其實是資源浪費。
詹順貴昨天在廣播節目中,砲轟能源局長林全能說沒有深澳電廠會缺電,備用容量達不到15%,但實際上少了深澳電廠,備用容量率是14.9%,只是少了0.1%,「值得花納稅人1千億的錢去補足嗎?」
經濟部長沈榮津昨下午便親上火線,強調深澳電廠的興建在穩定供電方面,可讓全國電力系統備用容量率達到15%以上法定目標,若無法於2025年7月商轉,2025年備用容量率將減至14.9%,依電業法規定,若違反準備適當備用供電容量規定,台電恐將面對罰鍰。
沈榮津說,如果深澳電廠第1部機組2025年商轉,可提供1.4%用電需求,使當年備用容量率可增加至16.3%,加上2026年2號機加入商轉,合計可增加備用容量率約2.8%。
經濟部的所謂「法定目標」,根據《備用供電容量管理辦法》第四條規定,「負擔備用供電容量義務者應備之總供電容量數額,依下列公式計算…,前項適當備用供電容量率,於本辦法施行之日起一年內以15%計算,其後得依電力可靠度審議會檢討,經電業管制機關公告修正之。」
對於備用容量達15%的說法,行政院長賴清德在去年底提出「穩定供電策略」的記者會上,也是表示,希望2019年起備用容量率維持在15%以上,備轉容量率10%,穩定並安全提供電力。其實依據經濟部的預估,2019年,備用容量率為15.2%、備轉容量率為10.2%;到了2025年,備用容量率則為16.3%、備轉容量率為11.3%。
不過,備用容量要多少才夠用?各界則有不同的意見,去年815大停電後,當時行政院長林全在立法院被國民黨立委追問、質疑,因為備用容量不足,所以才會在意外事發生後全台手停電。林全那時候則回答說,電力備用容量7.2%是下限,最好在7.2%以上。
當時國民黨立委王育敏追問,備用容量率是不是從過去15%修正為7.2%?林全還解釋說,15%是上限,太多其實是一種浪費;他是依據台電給的數據,「7.2%是現階段能源轉型的下限,不要低於這個水準」。
當時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也是說,《電業法》相關法令僅針對「備載容量」訂定15%的上限,並沒有規定下限。林全與徐國勇的說法,與經濟部這次的說法,顯然並不相符,經濟部對於深澳電廠開發的說詞,還是像順貴所說,沒有提供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