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那一年的這一天】1968年5月2日政院通過《台灣地區家庭計畫實施辦法》 正式推動家庭計畫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那一年的這一天】1968年5月2日政院通過《台灣地區家庭計畫實施辦法》 正式推動家庭計畫

2017-05-02 08:00
行政院於1968年5月2日通過公布《台灣地區家庭計畫實施辦法》,正式全面推動家庭計畫,大大影響台灣人口結構。圖片來源/國發會檔案管理局
行政院於1968年5月2日通過公布《台灣地區家庭計畫實施辦法》,正式全面推動家庭計畫,大大影響台灣人口結構。圖片來源/國發會檔案管理局

1949年國民黨政府敗退來台,台灣移入大量人口,再加上戰後本土嬰兒潮,台灣人口急速上升,因而影響當時經濟發展、糧食供給與衛生醫療體系負荷。早在1959年,台灣省政府衛生處便推動「孕前衛生」,只是要打破「多子多孫多福氣」觀念不容易,當時僅只於推廣衛教時融入一些家庭計畫的概念。一直到1968年5月2日,行政院通過公布《台灣地區家庭計畫實施辦法》後,正式啟動將近20年的家庭計畫,直到1985年正式實施《優生保健法》才告一段落。如今少子化的問題,恐怕是當年無法想像的現象。

台灣人口的增長與其他國家的嬰兒潮不同。1949年國民黨政府遷台時,帶來約150萬的移入人口(包括軍民),而移入之前台灣人口只有大約600萬人(1940年的人口普查是587萬),移入人口約佔本土人口的1/4。這批以男性居多(包括大量軍人)的移入者不但使台灣人口激增,而且因為當時還存在「反攻大陸」的心態,政府對人口激增並無太大「危機意識」,認為只要「反攻大陸」,這些人口自然就會移動,當然便不存在「問題」。

然而,隨著反攻希望不斷降低,人口問題也就一一浮現,學者認為1950-1960年代約40%-35%的「出生率」應該是癥結所在(當然也受到馬爾薩斯〈人口論〉的影響)。因此到了1960年代後期,推動「節育」成為政府的目標,早年以公共衛生、婦幼衛生為名的衛教推廣,慢慢的也轉變為國家節育計畫。

從偷偷摸摸推動到辦法化 走了快十年

早期台灣民間因務農需要,多子多孫是福氣,「節育」更是不能多談的「隱諱」名詞。因此中央政府透過台灣省政府推動的「孕前衛生」計畫,也只能把節育目的融入在一般衛教當中。當時擔任省政府家庭計畫研究所所長孫得雄是家庭計畫重要推手。1964年政府政策推動全面家庭計畫,但仍僅止於計畫,尚未成為法令條文,更是「不能說的秘密」。

衛生單位於1967年提出「五三口號」,也就是婚後3年才生育、間隔3年再生育、最多不超過3個孩子、33歲以前全部生完,希望能降低出生率。在這段時間,衛生單位藉由美援管道,引進子宮內避孕器、保險套、口服避孕藥等,由衛生所教導婦女使用,是計畫生育工具相當重要的轉折關鍵。

但當時為了降低糧食消費、促進經濟發展,中央政府裡包括蔣夢麟、李國鼎等便有聲音認為應該加速推動家庭計畫,使贊成與反對家庭計畫雙方出現激烈論戰。1968年5月2日,行政院終於宣布將公布《台灣地區家庭計畫實施辦法》,才讓「家庭計畫」這個名詞正式形成明文,而且焦點放在減少家庭人口。1969年進一步公布「人口政策綱領」,讓家庭計畫在人口政策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在全面推動家庭計畫後,不少口號至今仍為人所熟知,足見當時推動的積極程度。像是1971年提出「兩個孩子恰恰好,男孩女孩一樣好」及「三三二一」等口號,所謂「三三二一」指婚後3年才生第1個孩子,過了3年再生1個,兩個孩子恰恰好,男孩女孩一樣好。只要是五六年級生,應該都對這些口號印象深刻。

少子化當前 從計畫生育到催生

由於官方的大力推廣,台灣人口總生育率(平均一位婦女一生所生的胎數)從1951年時的7.05人,降至1985年時的1.89人,且從1985年起便一直低於2人。而出生率也從1960年的千分之39降至1984年只有不到千分之20%。在驚覺人口急速減少下,1992年政府才修正人口政策綱領,將人口成長目標從「緩和人口成長」,改成「維持人口合理成長」,但總生育率2015年仍處於1.18人低點,出生率更只有千分之9(同年死亡率是千分之7)。而這時造成出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已不再是政策問題,而是經濟問題,特別是年輕人的低薪困境。

在面臨老年化人口與少子化問題的當下,政府人口政策的口號,也轉變成「孩子是我們最好的傳家寶」,甚至各種「催生」、鼓勵生育、補助政策紛紛出籠,希望國人能多多「增產報國」。這說明「風水輪流轉」,也是當初實施家庭計畫難以想像的結果。

資料來源:
1.中央社
2.國發會檔案管理局
3.中國時報「民國99台灣久久」專題
4.從家庭計畫看1960年代台灣公共衛生的科學與政治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