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你也這樣嗎?咖啡研究:顧客願為拉花多付13%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你也這樣嗎?咖啡研究:顧客願為拉花多付13%

 2015-08-19 09:11

台灣過去許多傳統企業講究「C/P值」,認為好東西只要「俗又大碗」就能薄利多銷,包裝醜一點、俗氣一點,也無所謂,不用把心思放在外觀的講究上,那「可以吃嗎?」,不過,隨著全球產業環境改變,產業感受到必須轉型發展高附加價值的壓力,狀況就有所不同,許多研究都一再指出外觀的影響相當大,最近於《感官研究》期刊(Journal of Sensory Studies)上發表的一則咖啡研究,也顯示同樣的結果。

研究的方式很簡單,請受試者喝杯完全相同配方的咖啡,唯一的差別是一杯有拉花,一杯沒有,純粹美觀的咖啡拉花照傳統的觀點又「不能吃」,但是研究顯示,有沒有咖啡拉花,影響了消費者對口味與品質的預期,其結果是,有拉花的咖啡,比起沒有拉花的同樣配方咖啡,消費者願意付出更高的價格,實驗顯示,當實際於咖啡店中送上咖啡,消費者願意為拉花咖啡多付13%,而若只是以照片讓消費者比較,消費者願意付出多11%。

或反過來說,沒有拉花的咖啡,消費者只願意付比較少錢。

研究團隊試圖解釋這個現象,認為消費者可能認同較美觀的有拉花咖啡花了較多的心力,需要較專業的技術來製作,因此提高了價值,這稱為「美觀加成」(art-infusion)現象。

而外觀不只是影響消費者對咖啡的價值判斷,還會影響消費者對咖啡口味的判斷,實驗再以同樣配方的咖啡分為兩種不同拉花,一個拉出尖端尖銳的星形,一個拉出尖端鈍圓的星形,結果顯示,消費者認為尖端尖銳星形拉花咖啡較濃、較好喝、品質較高。研究團隊認為,這是因為尖端鈍圓星形拉花看起來像是拉花失敗,所以影響了消費者對品質的判斷。研究團隊建議咖啡店若要拉花或許該選擇不要有銳角的圖案,以免失手時收到反效果。

這點也再度證明外觀的重要性,外觀甚至會影響實際體驗。

許多產業毛利率越來越低,在「茅山道士」(毛利3%到4%)產業,消費者願意多付13%,可是能大為提升獲利能力,或許外觀其實「可以吃」,不過,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否則畫虎不成反類犬,可能會收到反效果。

原始外電:http://dailycoffeenews.com/2015/08/11/how-much-is-latte-art-really-worth-a-whole-lot-new-study-says/

 

相關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