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致中的退選對扁家、綠軍與整個台灣都是對的。
陳致中的參選與扁家的正義無關。他或許有延續陳水扁前總統政治勢力的作用,但這無法感動人民。基於此,想要呼籲更多人支持陳致中,並沒有很強的說服力。
很多人會認為扁家承受許多不公不義的對待,但追求扁家的正義不是經由陳致中的參選,而是政治大權回歸民主與正義一方,才有辦法實現。在這個角度上,就算陳致中選上,對扁家正義的意義不大。
阿扁的問題與美麗島事件時,受難者家屬參選的意義不一樣,時代也改變了。阿扁的問題不像美麗島時期,必須透過參選才能申冤。美麗島事件那時,普遍有人認為他們受冤枉,所以參選才能發出聲音,才有機會給予公平。這樣的認知具有普遍性。然而阿扁事件可以發出聲音,問題在當權者不放手、亂搞,問題在體制。所以阿扁要追尋的,不是一家的正義,而是體制正義。陳致中選上並沒有辦法達成這樣的目標。
很多人罵蔡英文不替陳水扁總統申冤。這種誤解是立場與形勢研判不一樣的問題。一般支持者當然想要以聲音來表達對此案的感覺與呼喊正義,但效果呢。這些支持者可以不管,但對蔡英文來說,他要的是效果,不是感情抒放就可以。救不出阿扁,一切的抒放都沒有意義。
很多綠軍領袖喊出要救阿扁,效果呢?多ㄧ個蔡英文,效果會比較強?只要沒有辦法放出陳水扁總統,這些呼喊,與其說是支持阿扁,也可說是給阿扁支持者及社會大眾交代。我們應該迷失在政治人物的嘴巴,還是實際效果呢?
所有的呼喊,不如蔡英文在1129之後的臨門一腳。蔡英文有沒有要救阿扁?這就是證據。
我們也從這個結論,推論出:陳致中的各種參選行動,不管他的成效怎樣,都沒有辦法讓馬英九放出陳水扁總統,那他還參選幹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