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面對英國脫歐變局,蔡英文政府準備好了嗎?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面對英國脫歐變局,蔡英文政府準備好了嗎?

 2016-08-02 09:56

英國脫歐公投已經月餘,令人欣慰的是,英國展現了世界第一個民主國家的成熟穩定,推出公投未過關的保守黨首相卡麥隆辭職負責,同黨內政大臣梅伊繼任,她先宣布堅定執行脫歐,隨即風塵僕僕,訪問德國、法國、義大利、波蘭等歐盟會員國,就英國脫歐談判與各國領袖協商。梅伊是支持留歐的,但她保証會遵守投票結果,並且會替英國爭取最好的脫歐條件。

梅伊一出手便可看出她的政治才幹,因為英國是民主國家,沒人會認同公投可以不算數的,更何況,與歐盟的脫歐談判,不會太困難,也會對雙方有利。英國首相這個位置,就是要一言九鼎,讓公投紛爭塵埃落定。脫歐不是末日,看看平均每人GDP 7萬美元的挪威,以及6萬美元的瑞士,比英國的4萬美元還要高,她們都沒加入歐盟,不是都過得好好的嗎?

作為英國史上第二位女首相的梅伊,在國會答復反對黨有關她是否會啟動核子攻擊「一次殺害十萬男女老幼」時,直接了當說「會」,因為「從核子嚇阻的觀點,我們要讓敵人知道英國是有使用核武器的準備的」,她說這話時,讓人覺得英國的「鐵娘子」又回來了。英國國會在會中批准了建造4艘「三叉戟」核武攻擊潛艇的400億英鎊預算案。

英國脫歐不代表英國不再是一個大國,她仍是世界第5大經濟體及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她也是極少數有能力在全球各地用兵的軍事強權之一。英國脫歐的風險還在於:歐盟單一市場的分崩離析、歐盟政經及軍事實力的削弱、歐盟其他核心成員民粹主義的崛起,最後,不僅歐盟,甚至聯合王國都有瓦解的可能。

歐盟是世界最大的共同市場,其核心成員分裂的政治風險,將使美國保護主義、中東恐怖主義,以及俄羅斯與中國收復失土主義 (Revanchism) 衝擊之下的世界政局,更加動盪不安。對於莫斯科與北京而言,英國脫歐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歐洲的分崩離析將給俄中兩強見縫插針的機會,因此美國、歐洲及英國,勢必加緊催生「泛大西洋貿易暨投資夥伴」(Transatlantic Trade & Investment Partnership—TTIP) 自由貿易區,以鞏固大西洋兩岸盟邦關係。

俄羅斯近年來相繼入侵喬治亞北部及西部兩個省份,以及烏克蘭東部兩個省份,藉以牽制兩國加入歐盟及北約。近幾月來,俄羅斯更利用軍演、軍隊部署、戰機掠過北約空域及放話的方式,頻頻測試歐盟及北約防衛邊界的決心。英國公投揭曉之後數小時,莫斯科市長對外宣稱「歐盟沒有了英國,就不用為歐盟制裁俄羅斯惶惶恐恐解釋了」。

中國也在南海礁岩進行填海造島,準備長期占領。英國脫歐給了她挑撥離間的機會,最近她與中東歐16國成立了「16加一」集團,由中國領導人出面與這些國家舉行年度雙邊會議,如有某一歐洲國家對中國的人權狀況有意見,就把商業合同給其他歐洲國家,不給這個國家,以示懲罰,她同時利用亞投行這種機構,對大西洋兩岸盟邦進行威脅利誘。

英國脫歐另一影響是,在歐盟之內居於領導地位的德國,預料將更加主宰歐盟政治及經濟。德國一向不願意領導,但美國早已把她當做最仰賴的外交合作夥伴,美國也希望德國能在歐洲整合及全球事務扮演更大角色。現在世界的重心正轉向亞洲,法國、波蘭及其他歐盟會員國都是美國得力的軍事暨外交夥伴,但只有德國具備將歐洲提升為全球性強權的實力。

隨著英國脫歐,美歐關係自然有所調整,過去是把歐洲視為一整塊在打交道,以後就要改為多角化運作。美國推動大西洋兩岸盟邦關係,不會再以布魯賽爾歐盟總部為中心,以後北約總部、柏林、倫敦、巴黎、安卡拉都一樣重要。

英國的角色也將有所變化,她會更像一個傳統大國,更重視國防支出的成長、更強化在北約的領導地位、更珍惜她與美國同文同種的「特殊關係」、更可能把她的軍事力量投射到亞太地區,並與亞太國家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發展結盟關係,藉以彌補她和歐陸傳統盟邦的疏遠。

面對英國脫歐變局,印度、日本都在強化與英國的雙邊關係。印度過去與歐盟談判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十年一事無成,現在若干印度官員說,印度與英國單獨敲定自貿協定的機會變得很高。日本則於最近參與了與英國及法國的國防產業投資計畫,英國脫歐後日本將強化與個別國家的合作。

台灣對於英國脫歐,大多是從經濟層面來看,較少從地緣政治層面來看,事實上後者影響更大、更為深遠。面對變局,各國都在調整對歐政策,蔡英文政府準備好了嗎?

相關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