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調查局染指校園,學生佔領了火車站
1991年發生的「獨台會」政治案件,迄今已有25週年了。當時的法務部調查局幹員進入國立清華大學男生宿舍,以叛亂罪名逮捕學生廖偉程,踐踏大學的獨立自治,引起學術界極大的反彈,引爆全學聯與清大的學生佔領台北火車站行動。
1991年5月9日凌晨,也是台灣「動員戡亂時期」終止後的第九天,國民黨製造了一樁解嚴後的「白色恐怖」事件——「獨台會案」,法務部調查局由副局長高明輝負責,展開了一項祕密逮捕行動,調查局以加入獨立台灣會為由,逮捕獨台會成員陳正然、王秀惠、林銀福、廖偉程等4人。其中廖偉程為國立清華大學研究所學生,林銀福為原住民。「獨台會案」爆發後,知識份子強烈反彈,學生、教授紛紛加入聲援行列。
四人當中,廖偉程是國立清華大學學生身份,他被逮捕之後,特別引起學生們的關注。僅因為他們閱讀了史明的《台灣人四百年史》,並曾到日本與史明見面,就被控涉嫌加入史明的台獨組織「獨台會」,意圖叛亂。就遭到檢警單位決定依《刑法》第一百條與《懲治叛亂條例》第二條第一項(俗稱二條一),求處「唯一死刑」。
5月9日上午,清華大學的學生隨即在校園展開靜坐、演說、張貼海報,成立「廖偉程後援會」。為了聲援獨台會案,5月13日起,清華大學學生代表宣布「清大今日起將全面罷課,以示抗議」。28位清大教授也於下午提出「學術自由、思想無罪」的停課運動。同時,國內各大學的校園內罷課聲浪四起。
5月15日,清大「廖偉程後援會」師生及「全學聯」學生上千人,與社運團體,下午兩點起以化整為零的方式,攜帶睡袋、抗議布條、樂器、音響設備等進佔台北火車站大廳,提出「廢除叛亂惡法、要求釋放無辜、反對政治迫害、尊重學術自由」等四大訴求,準備進行長期抗爭。
在民意的壓力下,5月16日,立法院緊急提出廢除懲治叛亂條例提案。5月17日,立法院三讀通過廢除訂有唯一死刑的懲治叛亂條例。隨後,國民黨並將陳正然、王秀惠、林銀福、廖偉程等4人交保釋放。參與救援的學生、教授與社運團體,將近二千人,占領台北火車站六天的方式向國民黨抗爭,一直到5月20日才結束。
5月20日,以「知識界反政治迫害聯盟」為主導的「五二○」抗爭活動,以思想言論自由為題,由學術界、學運界與社運界共同發起全民「反白色恐怖及政治迫害」大遊行,要求國民黨政府「郝柏村內閣下台」、「廢除刑法一百條」、「情治單位退出校園」。與《懲治叛亂條例》有關的《檢肅匪諜條例》也在1991年5月24日被廢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