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專文】促轉條例轉不動 哪門子轉型正義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專文】促轉條例轉不動 哪門子轉型正義

 2018-03-06 09:30
二二八當天,慈湖蔣介石棺柩遭獨派青年團體潑紅漆,國防部後指部提出毀損罪告訴,桃園地檢署立即介入偵辦(動作還真快),5日也發拘票拘捕大學生;把慈湖美化形容為偉人勝地的鄭文燦市長忙著解釋,兩蔣文化園區目的,就是卸除個人威權崇拜,著重歷史文化及觀光價值;蔣家家屬則一推二百五。民報資料圖/翻攝蠻荒島嶼社
二二八當天,慈湖蔣介石棺柩遭獨派青年團體潑紅漆,國防部後指部提出毀損罪告訴,桃園地檢署立即介入偵辦(動作還真快),5日也發拘票拘捕大學生;把慈湖美化形容為偉人勝地的鄭文燦市長忙著解釋,兩蔣文化園區目的,就是卸除個人威權崇拜,著重歷史文化及觀光價值;蔣家家屬則一推二百五。民報資料圖/翻攝蠻荒島嶼社

二二八當天,慈湖蔣介石棺柩遭獨派青年團體潑紅漆,國防部後指部提出毀損罪告訴,桃園地檢署立即介入偵辦(動作還真快),5日也發拘票拘捕大學生;把慈湖美化形容為偉人勝地的鄭文燦市長忙著解釋,兩蔣文化園區目的,就是卸除個人威權崇拜,著重歷史文化及觀光價值;蔣家家屬則一推二百五。這一切,不但喚不出轉型正義,反而突顯去年世界人權日通過的《促轉條例》,蹇滯難行。

就法言法,《促轉條例》第5條明定,「出現於公共建築或場所之紀念或緬懷威權統治者之象徵,應予移除、改名,或以其他方式處置之。」「陵寢」一辭,意旨「帝王陵墓」,以蔣介石生前威權統治台灣,死後勞民傷財,大肆興建富麗堂皇廟堂,實在看不所謂「慈湖陵寢」,有哪一點不符合《促轉條例》第5條之規定。

《促轉條例》公布施行至今已2個多月,行政院連一個「促轉會」委員,都提不出來,可以看出「轉型正義」這件事,在執政黨推動政務的重要性如何,好像可有可無?還是能拖多久算多久。

對照過去幾個月,內政部及黨產會處理婦聯會不當黨產的步驟和內容,不但資產弄不清楚,170箱會計資產及會議記錄等檔案光天化日之下被公然移走,藏匿到私人所有倉庫,現又說「沒有」或「碎掉了」,人也跑了,大家才相信婦聯會「好像真的」有問題,前主委辜嚴倬雲推說身體健康不佳,否則很願意回來説清楚,但身體不好為何春節前坐輪椅半夜也要飛出去。語云:徒法不足以自行,政府如果不確實執法,就算有《不當黨產處理條例》、《人團法》及《促轉條例》等一大堆法律,又如何?反而傷了人民信心。

早在《促轉條例》三讀通過當天,國民黨表現毫無悔意,操弄對立,將轉型正義扭曲為政治追殺,污名化為清算鬥爭。當時的退輔會主委表示,「要緬懷當年,因此指標紀念性人物要保存。」還強調「榮民之家的蔣公銅像或照片等紀念設施,不會因為轉型正義而拆除。」擺明不甩《促轉條例》規定,看你能奈何?這到底是國民黨出經費支持退輔會的政府,還是民進黨執政的政府?台語云「吃人夠夠」,就是這樣子吧!

執政黨近來許多事,都表現唯唯諾諾,像個做錯事的小孩。針對「中正」之校名改名,與校園內蔣介石銅像處理,教育部長說「將依法與各級學校、地方政府研處。」行政院發言人則直接否認以「中正」命名的場域都要改名。如果連最容易做的,《促轉條例》也規定要做的,都還要研處、或不改了,那麼制定《促轉條例》還有甚麼目的。對於改路名,彰化縣長說「要先聽民意」,高雄巿、台南巿說「現無改名計劃」。立法院通過的《促轉條例》難道不是民意。凡此,在在令人憂心《促轉條例》是否轉得動,也令人懷疑有些執政官員或民代,是否得到「斯德哥爾摩症」?

回顧二二八事件及白色恐怖時期,極權者及其黨羽,濫殺無辜,強占私產,造成多少家破人亡,妻離子散,孤苦無依的悲劇。許多被害者屍骨無存,至今下落不明,連個墓碑都沒有。台灣民主化已幾十年,加害者卻仍以「帝王陵墓」之姿,動用國家資源,派遣已捉襟見肘的兵力看守。莫說轉型正義,「陵寢」兩個字,就令被害者家屬情何以堪,殘暴殺人者王,被害者成「賤民」乎?

寬恕、和解、真相、道歉、包容,說的很廉價,但做起來,每一樣的代價都非常昂貴。徒法不足以自行,時間是轉型正義最大敵人。被害者及家屬要的是真相和正義,不是一堆沒有效率和不受信賴的司法。以法養法,藉法制延宕轉型正義,不僅消費兩蔣,更陷青年學子於不義,只會將轉型正義當成政治或選票提款機,這算哪門子正義?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