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專文】雨夜花與時代的對話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專文】雨夜花與時代的對話

 2017-07-22 15:05
古倫美亞曲盤時代,〈雨夜花〉由鄧雨賢譜曲,純純主唱,詞意曲境皆影響當時流行歌曲的創作曲風。圖/網路資料合成
古倫美亞曲盤時代,〈雨夜花〉由鄧雨賢譜曲,純純主唱,詞意曲境皆影響當時流行歌曲的創作曲風。圖/網路資料合成

一首日治時期的台灣流行歌〈雨夜花〉,在鄧雨賢先生創作之後的十年間分別化身成〈譽れの軍夫〉、〈雨の夜の花〉、〈夜雨花〉。以不同的語言在台灣,日本與中國間傳唱。這些當年發行的蟲膠唱片散佚漂泊七十年後在台灣重逢,是什麼樣的機緣與時代背景,讓這首台語歌謠最後轉化成台灣人內心深處的集體情感,成為台灣人在抵抗外敵威脅與對內凝聚團結時噙淚演唱的「國歌」?

【序曲】
文明時代,寫實人生:雨夜花的誕生

1925年日本東京放送局開始營業,唱片業在Columbia與Victor兩大龍頭的帶領下,流行歌曲的時代開始了。1929年Victor會社為日活映畫發行的電影主題曲〈東京行進曲〉大賣25萬張,自此傳統戲曲與流行歌曲的形勢翻轉過來。

追趕歐美腳步的日本,在1930年代初期達到摩登的頂峰,東京的街景與歐美大都會同步。此時有著多國租界的國際都市上海也在這個潮流下成為中國近代電影與唱片的重鎮。

台灣經歷日本殖民統治30多年後,早期地方武裝反抗勢力的弭平與山區原住民的控制已趨於穩定;政治經濟教育衛生皆步上軌道;農業生產因為品種改良以及嘉南大圳的完工,物資生產因當局引進現代化的工業技術而產量大增。被稱為島都的台北,因為商業的發達與教育的普及,具有文明視野與進步思想的中產階級逐漸形成。受到東京上海兩大都市的影響,流行資訊的傳遞與世界是同步的。

1928年台灣總督府以民間社團的方式成立「台灣放送協會」,旗下首先成立的是「台北放送局」,台灣的廣播事業自此展開。同時間中國的南京廣播電台成立,因為放送電波很強,連北台灣都收得到,電台每天都會放送最新的流行歌曲。

1932年台灣引進「上海聯華影業」出品、由阮玲玉、金燄飾演琳姑和德恩的《桃花泣血記》。當時片商為了招徠觀眾,委請台北大稻埕著名的「辯士」詹天馬,依照電影劇情寫了〈桃花泣血記〉歌詞,再交由當時共樂軒西樂隊指揮王雲峰譜曲,並率領數名樂師編隊在大街小巷演奏宣傳。這首歌曲隨著電影宣傳,唱遍全台街頭巷尾。歌詞中出現「結果發生啥代誌,請看桃花泣血記」的字句,吸引觀眾聽了這首歌以後興起想去觀賞電影的欲望。

此時日籍「古倫美亞」唱片會社社長柏野正次郎嗅出商機,將歌曲錄製成唱片發行,也使〈桃花泣血記〉成為台灣第一首暢銷的流行歌曲,開啟了台灣流行歌曲的序幕。隨著此曲的受歡迎,曲盤才逐漸成了隨處均可購得的熱門商品。

1934年,當時任職古倫美亞唱片文藝部的周添旺,有一次在酒家應酬時聽到一位淪落風塵的酒家女訴說她的悲慘故事。原本是純潔質樸的鄉下女孩,離開故鄉來到台北工作並愛上一位男孩,而且已論及婚嫁。沒想到後來男孩移情別戀遺棄她,自覺沒臉回家見故鄉的父老,於是一時心碎失意,竟流落在台北的酒家。

周添旺覺得這位可憐的酒家女就像一朵在黑夜裡被無情風雨吹落的花朵,令人心酸及惋惜。因此以這個故事為背景,寫出淒涼悲哀的〈雨夜花〉,再譜上鄧雨賢作的曲,整首歌感人肺腑扣人心弦。歌詞中所描述的「雨」、「夜」、「花」後來變成台語流行歌曲重要的主題意象。也許是因為與時代背景、人民心聲相對應,這首歌謠竟然影響後來台語歌曲以無奈、哀怨為主體的創作方向。

雨夜花
周添旺 詞/鄧雨賢 曲/純純 唱
Columbia 昭和9年(1934)

雨夜花,雨夜花,受風雨吹落地,
無人看見,每日怨嗟,花謝落土不再回。

花落土,花落土,有誰人倘看顧,
無情風雨,誤阮前途,花蕊哪落欲如何。

雨無情,雨無情,無想阮的前程,
並無看顧,軟弱心性,乎阮前途失光明。

雨水滴,雨水滴,引阮入受難池,
怎樣乎阮,離葉離枝,永遠無人倘看見。

【第二章】
戰時體制,皇民鍊成:從軍報國的榮譽軍夫

自1936年日本確定南進政策開始,為因應戰爭需要,日本全國進入所謂戰時體制;繼而大東亞戰爭爆發,國力消耗甚鉅,需要台灣朝鮮等殖民地的協助。

然而要殖民地人民「真誠」、「同心協力」地獻身報國,完遂聖戰,則必須將原本是異族的台灣人或是朝鮮人完全「日本人化」不可。因此,小林躋造總督上任後展開一連串的皇民化運動,積極從精神上企圖消滅台民的民族意識,生活上脫離漢民族或南島語族樣式與色彩,並全面動員台民參加戰時工作。

昭和12年(1937),中日戰爭爆發。由於日軍的戰線在中國境內推展快速而拉長,兵源及勞動力需求孔急,於是在台灣徵召軍夫前往戰地工作。當時日本雖然已統治台灣40多年,但是對於台灣人如何看待這場殖民母國與文化母國間的戰爭仍表存疑,所以在台灣徵召的是非直接戰鬥人員的「軍夫」。除勞務工作以外,也借助台灣與中國語言文化近似的方便性進行通譯與情報蒐集。

台灣總督府為了強化忠君愛國思想,鼓勵台灣百姓報國參戰,便利用一些台灣人耳熟能詳的流行歌曲調改編成「時局歌」,由日本人粟原白也填詞,將〈雨夜花〉改成〈榮譽的軍夫〉。

譽れの軍夫
栗原白也 詞/鄧雨賢 曲/奧山貞吉 編曲/霧島 昇 唱
Columbia 昭和13年(1938)

赤い襷に 譽れの軍夫
うれし僕等は 日本の男
紅色彩帶,榮譽軍夫,
多麼興奮,日本男兒。

君にさゝげた 男の命
何で惜しかろ 御國の為に
獻予天皇,我的生命,
為著國家,不會憐惜。

進む敵陣 ひらめく御旗
運べ彈丸 續けよ戰友よ
進攻敵陣,搖舉軍旗,
搬進彈藥,戰友跟進。

寒い露營の 夜は更けわたり
夢に通ふは 可愛い坊や
寒天露宿,夜已深沉,
夢中浮現,可愛寶貝。

花と散るなら 櫻の花よ
父は召されて 譽れの軍夫
如要凋謝,必做櫻花,
我的父親,榮譽軍夫。

【第三章】
興亞共榮,內台一體:台日融合的雨夜之花

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隔年日本發布《國家總動員法》,傾全國資源人力投入戰事,展開「大東亞共榮圈」計畫。所有的音樂家都要遵從國策來創作民族風格的音樂,大量改編民謠流行歌,不得再演奏歐洲古典音樂及最新的前衛作品,當然也有人發起熱烈的音樂報國運動。

台灣總督府開始在台積極推動皇民化,以使「內台合一」。當時由「皇民奉公會」指示成立「台灣演劇協會」,強制推行「新台灣音樂」,規定台灣的曲調需強制使用日語歌詞才能演唱。在皇民化運動的語言政策下,台語流行歌曲逐漸難容於統治當局,終於在1939年正式遭到禁唱。此後,直至1945年日本戰敗為止,台語流行歌曲不再有新作問世。然而,由於「新台灣音樂」運動的推行方式,是以台灣歌曲來演唱日語歌詞。因此禁止的目標僅在於用台語所創作的歌詞,而先前已流行之台語流行歌曲的旋律,依然可以在廣播節目中播放。


在「大東亞共榮圈」政策下,台灣總督府開始在台積極推動皇民化。圖/翻攝自網路資料

雨の夜の花
西条八十 詩/台灣古曲/服部良一 編曲/渡邊はま子 演唱
Columbia昭和十七年(1942)

雨の降る夜に 咲いてる花は
濡れて揺られて ほろほろ落ちる
雨夜裡綻放的花朵
被風吹拂一朵朵飄落

君がにじんで むらさき濡れて
風の間まに間に ほろほろ落ちる
紫色花瓣被雨滴淋濕
在風吹中一朵朵飄落

明日はこの雨 止むかも知れぬ
散るを急ぐな 可愛い花よ
這場雨或許明天就會停歇
可別匆匆淍落啊  可愛的花朵

雨に咲く花 芯から愛し
君を待つ夜を ほろほろ落ちる
雨中綻放的花朵 從心裡愛上她
在等待的夜裡 一朵朵飄落

【第四章】
京曲小調,兩岸傳唱:漂泊的夜雨花

夜雨花
白光 演唱
Columbia民國29年(1940)

雨夜裡 悄展瓣 花開花落一眨眼
誰能看見 長吁短嘆 花落地下不復元

花兒謝 瓣兒落 再有誰來把花澆
色兒既掉 味兒又消 越想世上越無聊

無情雨 兇暴風 風雨摧殘奴前程
情兒也冷 心兒也疼 熱熱希望變成夢

雨不停 風不息 花瓣四散泥土裡
誰知花意 路旁腳底 永久分世告別離

北京語版的「夜雨花」,歌詞意境與台語版雷同,都是用風花雨土來描述女性被情人遺棄的悲涼處境。編曲充滿京曲小調的韻味,由白光以她一口酥軟京片子唱出特殊慵懶的風情。唱片標示的「古倫美亞管弦樂班伴奏」以及演唱者白光,隱約透露一些北京語版「雨夜花」的身世。

Columbia唱片公司只有在台灣以漢字「古倫美亞」標示,在中國或香港地區是使用「歌林唱片」,在日本是使用片假名「コロムビア」,也就是將這首台語流行歌介紹到中國大陸的,可能是有台灣背景的音樂家。此時與白光熟識的台籍音樂家,正是因拍攝〈東亞平和の道〉負責配樂的江文也。

大東亞戰爭期間,日本的電影公司仿德國模式成立「文化映畫部」,拍攝宣揚國威的記錄片,〈南京〉(秋元憲導演)、〈東亞和平之道〉(鈴木重吉導演)、〈北京〉(龜井文夫導演),及後來的〈熱風〉、〈陸軍航空戰記緬甸篇〉。大導演們都力排眾議,指定最有才氣的江文也負責配樂與作曲。

〈東亞和平之道〉開拍時,東寶映畫到滿洲國招考數位演員到東京培訓,芳齡十八本名史詠芬的白光是內定的女主角。她以就讀東京女子大學藝術系的名義來到日本,負責配樂的江文也,就是她們的音樂老師。白光以酥軟的京片子唱起中國小調,京韻腔的〈蕩湖船〉讓江文也想起在台北聽過的同一首曲調,台語唱詞的「八月十五」。因此由白光演唱,北京語版的〈夜雨花〉,有可能就是由當時跟白光過從甚密的江文也所製作。

在這個戰火頻仍、動盪的時局下,與江文也同時代的台灣青年們心懷抱負,在中國大陸各奔東西。投入國民黨政府組織抗日「台灣義勇隊」的台北蘆洲李友邦,最後死在黨國槍下。「半山仔」連震東、黃朝琴、謝東閔、黃國書、李萬居等人跟著國府撤退來台,位居要職。謝雪紅、林木順等台籍左翼人士於1928年在上海法國租界成立「台灣共產黨」,黨綱第二條就表明「台灣人民獨立萬歲」、第三條「建立台灣共和國」,卻在中共建政後慘遭批鬥。由日本人扶植的滿洲國,有擔任外交總長的新竹謝介石;溥儀的御醫、畢業於台北醫專、在新京開設醫院的黃子正;還有與門戶不當對的妻子私奔的美濃客籍作家鍾理和。汪精衛的中華民國南京政府有集小說家、翻譯家、編劇、製片、導演、新聞社社長多重身分,最後遭重慶政府暗殺的台南人劉吶鷗,以及以〈台灣舞曲〉獲得1936年柏林奧會作曲銅牌獎的江文也。

他們的人生雖然擁有台灣、日本,中國三地的淵源,卻在政治與歷史的糾纏下,成為歷史上「生為台灣人的悲哀」的鮮明例證。

【尾聲】
外抗強權,內聚團結:台灣人的〈國歌〉

2002年12月直轄市長大選前夕,有三個令人矚目的場合演唱〈雨夜花〉。著名的西班牙男高音多明哥在台北的演唱會,特別和台灣女歌后江惠合唱〈雨夜花〉作為壓軸。在民進黨台北市長候選人李應元的造勢晚會結束前,由李登輝帶著五萬人高歌〈雨夜花〉。還有脫黨參選高雄市長的施明德自知當選無望,在選舉前夕就派三部車,全車漆黑,沿街播放〈雨夜花〉謝票。

這件事當時也激起加州大學聖地牙哥校區音樂系的蓋南希教授(Professor Nancy Guy)的好奇心:「為何雨夜花這首歌引起台灣人淚潸潸呢?」最後她寫了一篇文章〈從雨夜花這首代表文化象徵的歌謠,去感觸台灣過去的殖民時代〉,來探討這首歌為何能發揮那麼大激發感情的力量,這首歌要傳達何種意義,和這首歌在台灣歷史和集體記憶中扮演的角色。

在黃春明〈看海的日子〉小說中,女主角妓女白梅以此歌令人心酸的自憐;在歌仔戲裡,受凌辱的女子就常以唱此歌來表達悲哀和憤怒;陳文茜1987年在加州訪問流亡海外四十多年的反蔣志士周明時,彈奏此曲,令周明感傷萬分淚長流。黃文雄在《台灣人的價值觀》書中認為〈雨夜花〉悲慘的歌詞,代表台灣人社會的普遍心態:軟弱、無法自決和絕望。但他也在樂觀的結論中,希望此歌能喚起民主主義的思想。黃文雄預測台灣人在民主政治上能有出頭天,讓〈雨夜花〉成為時代的輓歌。施明德以此歌表達他對台灣政治在統獨惡鬥下要成立健全的民主社會感到絕望,同時也表示自己「花謝落土不再回」了。

「雨夜花」這首歌裡隱喻的歌詞和動人心弦的旋律,令人產生強烈的感情衝擊。而它所包含的感情架構一直讓很多台灣人產生共鳴。歌詞的含意也可比喻為台灣人的命運,就像一個弱女子,在一個個外來政權的統治下慘遭蹂躪,就像「雨夜花」被風雨摧殘。所以在選舉前夕前途未明的時刻,李登輝要藉它來讓群眾強烈感觸雨夜花隱喻的悲情,激起大家共同的歷史與情感的團結。他也藉此機會呈現「雖然花謝落土,但枝幹仍存,可再開花」的希望。

這首歌以台灣人共同的歷史連結了過去與現在,最後轉化成台灣人內心深處的集體情感,成為台灣人在抵抗外敵威脅與對內凝聚團結時噙淚演唱的〈國歌〉。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