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人物】受難醫師蘇友鵬 終身盼望轉型正義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人物】受難醫師蘇友鵬 終身盼望轉型正義

 2017-10-07 13:56
白色恐怖受難者、醫師蘇友鵬於今年9月21日安逝,享年91歲,終其一生仍未看見轉型正義。圖/程士華
白色恐怖受難者、醫師蘇友鵬於今年9月21日安逝,享年91歲,終其一生仍未看見轉型正義。圖/程士華

白色恐怖受難者、醫師蘇友鵬於今(7)日入殮火化,並於下午在濟南基督長老教會舉行安息禮拜。正在為蘇友鵬製作傳記的家屬龔昭勳表示,蘇醫師是個永遠不屈服的鬥士,心裡永遠是充滿理想、追求公平正義,積極面對人生,完全看不見白色恐怖時期,那10年政治黑牢的影響,願社會大眾也一同傳承他轉型正義的願望。

五十年代發生在台大醫院集體被逮捕的蘇友鵬醫師於2017年9月16日安逝於台大醫院,享年91歲(1926.01.12~2017.09.16)。蘇醫師曾經是綠島新生訓導處醫療所的主治醫師之一,1950年5月13日在服務的台大醫院被逮捕,同一天被捕的還有許強醫師(第三內科主任)、胡鑫麟醫師(眼科主任)、胡寶珍醫師(皮膚科),蘇醫師則是耳鼻喉科大夫。蘇醫師、胡鑫麟醫師、及胡寶珍醫師後來被移送到綠島新生訓導處,並成為訓導處醫療團隊的主治醫師。那些年,新生訓導處的醫療所就如同台大教學醫院的綠島迷你醫院,有克難手術房、產房、病房,唯一缺少的是沒有精神科。蘇醫師是團隊中最年輕的成員,如今蘇醫師也辭世永眠。

蘇醫師生於台南善化的書香世家,曾祖父是清國舉人,祖父也是清國秀才,自幼天資聰穎,記憶力驚人,在祖父教導下學前就遍讀三字經、千家詩、大學與論語。蘇醫師依當時絕大多數的台灣人小孩一樣進入公學校就讀,在公學校的蘇醫師一直保持非常優異的成績,於畢業時獲日本政府頒發給台灣人的最高榮譽獎章「宮殿下獎」(紀念日本領台的司令官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同年4月蘇醫師第二名成績考上直州立台南第二中學校,5年後再以優異成績進入台北帝國大學預科理科醫類,成為少數台灣人中的學生。在戰爭結束那年的春天蘇醫師成為最後一屆進入台北帝大醫學部的學生,4年後(1949年)畢業時是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第三屆畢業生。

莫須有移送綠島 毅然貫徹醫道

然而,蘇友鵬在台大醫院正要開始人生嶄新一頁時,旋即在不到一年就被逮捕。經過保密局南所、北所、軍法處看守所、新店等地的羈押之後,被依莫名其妙的「參加叛亂組織」罪名,判處10年有期徒刑,於1951年5月17日經過「死亡行軍」移送綠島新生訓導處(思想勞動集中營),成為第一期新生(對於叛亂犯的稱呼,意謂需要經過教育重新調整)。結果這一群新生醫師,在最克難的環境下,以最克難的方式組成堪比擬台大教學醫院的迷你版醫療所,僅缺了精神科醫師。在那個交通不便的年代,不但造福新生,更擴及服務管理官兵、軍眷、以及綠島當地居民。當年新生訓導處醫療之規模也堪稱為綠島空前絕後的記錄。

服完徒刑之後,蘇醫師在三個台大學長(李鎮源院士、蕭道應醫師、杜詩棉主任)的連帶保證,以及台南二中學長楊蓮生主任協助下進入台北鐵路醫院服務,成為中華民國政權底下的公務員,然而距離他脫離持續被監視的枷鎖,卻拖遲到1992年李登輝主政下廢除刑法100條;更直到2000年第一次政黨輪替,蘇醫師等政治犯才真正爭取到比較多的重視。

晚年退休 依然關注世代正義

家屬指出,退休後的蘇醫師,過著非常單純的生活,喜愛運動的蘇醫師一週游泳3天,平日關心台灣社會的發展及未來前途,積極參與人權相關活動,提倡「Intergeneration Justice」(世代正義),期待曾經發生在台灣的歷史悲劇不再重演。


白色恐怖受難者蘇友鵬,開朗面對自己的晚年生活,並仍然關心轉型正義的實踐。圖/蘇友鵬家屬提供

為蘇友鵬撰寫傳記的家屬龔昭勳表示,事情發生至今已經66年,當年的那一群台大醫師沒有等到屬於他們的轉型正義,連最年輕的蘇醫師也未能等到。台灣的轉型正義要到何時才能真正徹底完成,這是我們還留在這個土地的所有人必須要思考、解決的問題。更進一步,我們有責任必須維護台灣的人權、民主,不容悲劇再次發生到我們,還有子子孫孫的身上。

相關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