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於世,我們難以否認「人生而平等」是遙不可及的美麗幻想。權貴階級用錢滾錢,然後以錢生權,以權謀財,最後傳諸子孫世襲,這或許才是醜陋的真實世界。但在一個仍信奉自由主義的社會裡,負責任的父母家長依舊會教育小孩不管出身背景高低,只要努力付出、認真打拼,日後就會有邁向成功的機會。反之,縱使家財萬貫、天資聰穎,若不思積極進取,妄圖一步登天,最終將一事無成。有人說這叫「美國夢」(American Dream),其實更是放諸四海皆準的幼教理念。
就拿總統馬英九為例,其父母雖然俱為黨政高階官員,但至少其學生時代也曾努力讀書,才能一路從建國中學、台大學士、紐約大學碩士念到哈佛大學博士。在其官宦生涯裡,於1998年選上台北市長前,期間歷經包括:行政院研考會主委、國民大會代表、陸委會副主委、法務部部長乃至行政院政務委員…等政府重要職位長達10餘年歷練。在中國國民黨複雜的宮廷政治譜系裡,馬家地位並非特別隆崇,若無馬英九自身積極向上,這些歷練不是單憑父母之力即能受到拔擢。姑且將2008年選上總統後荒腔走板的施政無能擱置不提,以上這段「馬英九奮鬥史」足資作為家長勸告子女認真唸書的勵志模範。
用同一標準打量柯文哲,勵志程度毫不遜色。參閱維基百科,其父母乃基層公務員,家境小康,新竹中學、台大醫學系畢業,以全國第1名成績通過醫師國考,取得執業醫師資格。2002年取得台大醫學博士學位。期間負責的創傷急救團隊,將病患存活率從不到2成提高到5成,並曾於2008年創下讓病患連續使用葉克膜117天再移除,成功復原的世界紀錄。這些非凡成就,大抵皆是柯文哲靠己力點滴積累而成。這段「怪醫柯博士」的故事,也有資格寫入小朋友的床邊故事書裡。
不知從何時開始,消遣勝文已成台灣社會最新的流行趨勢。平心而論,這位不到50歲的少年郎並非毫無可取之處。至少從打籃球時熱身拉筋、搶籃板球的專業架勢來看,顯然是曾花過相當氣力苦練基本功。比起過去那些套上球衣做做樣子,藉此營造親民假象的虛偽政客,球場上揮汗的勝文很真實。但褪下球衣後,勝文有什麼值得誇耀的歷練與功績?悠遊卡轉虧盈?吹牛的。財經專業?無照的。奧步被抓包?次元刀切割。公私機構重要職務歷練?沾醬油的。美國哥大法律博士?查詢國家圖書館台灣期刊論文索引系統內作者掛名連勝文的文獻僅有2003年5月刊登於《錢潮周刊》的〈娛樂產業的價值—KTV「錢」景可期:從一篇烏龍八卦談起五百億展店計劃〉一文,篇幅1頁。(相較之下馬英九有83篇、柯文哲有64篇。筆者則有27篇)。總的來說,除了高中校隊水準的籃球技巧,在勝文身上似乎看不到其他憑藉其後天努力而獲致的成就。
11月29日地方大選投票將屆,任何1張蓋給6號候選人的台北選民形同支持「努力無用論」、「投胎決定說」。人是富是貴,完全繫於先天決定。政治權力由權貴階級透過選舉世襲把持,父傳子、子傳孫。還有什麼橋段,能比這種發展更令人父母家長氣餒?勝文此刻選情緊繃,箇中因素固經緯萬端。但其中最重要者,無關藍綠,恐在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