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大倉媽祖文化園區確定停建後,現址如何轉型?澎湖縣府今(13)日指出,基於「對大倉的回饋、減輕縣府財政負擔、促進地方繁榮」等前提,大倉以引進民間投資為主;目前則以交大教授吳武明及法國藝術家尹夢年最為積極,依其提出的投資計畫,擬以病逝於澎湖的法國名將孤拔將軍為主題在大倉設立法國村,目前已取得孤拔家族後人同意捐獻文物。
澎湖縣府表示,不論是法國村或其他構想,縣府立場開放,樂見其成,也歡迎民間提出不同想法一起激盪。
澎湖縣長陳光復日前宣佈大倉媽祖文化園區不再續建後全案底定,由於當地已完成部分土建設施,原有地形地貌也難再復原,全案終結後除了經費上的結算,接下來必須面對現址的轉型利用,澎湖縣府今4月13日(一)指出,因當初宣佈不再續建,主要考慮縣府財政難以負擔,因此後續轉型,耗費鉅資、重新擬訂計畫不在縣府考慮之列,引進民間投資成了首選。而目前以日前拜會縣府的交大教授吳武明及法國藝術家尹夢年最為積極,依其計畫擬大倉島上已完成的土建設施將改為紀念館,預計陳列孤拔將軍等相關文物。
澎湖縣府進一步指出,尹夢年其妻為法國駐台代表,透過其政商關係,目前已取得孤拔家族後人同意捐獻文物,紀念館周邊則將興建法國七省特色建物,讓當地轉型成為法國村。
陳光復說,關於大倉,目僅做出「低度開發、縣府不出資、不破壞當地生態、不得衝擊島上既有產業等原則性要求」,考慮到島上已有住宿業,為必免造成衝擊,要求法國村可提供餐飲服務,但不提供住宿,其餘則表示樂見其成。他進一步說,大倉居民當初大力支持媽祖文化園區,全案終止後,縣府有義務回饋,但也必須考慮到縣府財政問題,所以發展方向以引進民間投資為主,若透過民間資金與想法,可以不破壞大倉既有生態,又能為澎湖增加一個新的景點,而縣府又免出資,是可以支持的方向。
惟澎湖縣府強調由於全案涉及OT或BOT模式,最終還是必須透過公平公開的程序,從中評選最佳方案,在全案底定前,不論是法國村或其他構想,縣府立場開放,也歡迎民間提出不同想法一起激盪。
澎湖縣府今4月13日召開847縣務會議(照片澎湖縣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