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十多年的努力,全台第一座以「慰安婦」人權運動為基礎,結合女性培力與反性別暴力的社會教育基地「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Ama Museum),在世界人權日正式開幕,館中完整記錄阿嬤們從慰安婦受害者,蛻變為女權行動者的歷程。文化部長鄭麗君也出席開幕儀式。婦女救援基金會表示,雖然無法遺忘戰爭帶來的傷痛,但面對歷史,才能真正化解對立。
高齡92歲,台灣目前所知仍然健在的三位「慰安婦」倖存者之一的陳蓮花阿嬤、已經過世的雷春芳阿嬤的女兒高秀珠,以及曾經在台灣新竹受害的韓國李容洙阿嬤也現身開幕儀式。另外,許多國內的NGO代表和日本、韓國、美國等國家長期與婦援會攜手關注「慰安婦」議題的夥伴們都應邀出席,共同見證這歷史性的一刻。
婦援會董事長黃淑玲致詞時表示,「阿嬤家」的成立,為台灣25年來「慰安婦」人權運動追求社會正義與人權價值奠定新的里程碑,代表強調人權立國的台灣對「慰安婦」的高度關注,也代表婦援會對性暴力受害女性的全力守護。她抬頭對著天空說:「正在天上看著我們的慰安婦阿嬤們,我們的夢想實現了,謝謝你們的保佑,也請續繼守護阿嬤家博物館。」
文化部長鄭麗君致詞時表示,身為女性,她對「慰安婦」阿嬤們為追求公理正義而努力的勇氣感到敬佩;身為文化部長,她深知用文化的力量帶動社會面對歷史與人權價值的重要性。
「阿嬤家」位於大稻埕迪化街,主責的十禾設計團隊運用許多巧思,讓軟硬體設備與老房子原有特色相融合,並呼應迪化街的人文與歷史風貌,打造出這座小而美的人權館。
婦援會表示,目前韓國、日本、中國等地都有與「慰安婦」相關的博物館或紀念館,「阿嬤家」的成立,使台灣在此一人權議題上與國際接軌。婦援會計畫與國外的女性或人權相關博物館合作,在「阿嬤家」舉辦特展。「阿嬤家」從12月11日起正式對外試營運,民眾可免費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