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大城小事】泰雅穀倉 尋根傳承部落精神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大城小事】泰雅穀倉 尋根傳承部落精神

 2022-01-30 12:30
在地族人透過融入文化與創意的導覽與活動,讓更多人瞭解、體驗原鄉文化,達到部落精神傳承及推廣的目的。圖/擷自溪口部落臉書
在地族人透過融入文化與創意的導覽與活動,讓更多人瞭解、體驗原鄉文化,達到部落精神傳承及推廣的目的。圖/擷自溪口部落臉書

泰雅族人早期以小米為食,並依時節生息,穀倉作為儲存小米與收成的場所,是泰雅族人延續部落與寄託心靈的重要所在。

「依照口述傳統,我們過去沿著大河遷徙,祖先來到這個地方探勘後,再回到原先部落帶領著更多族人來此定居。」泰雅族溪口台部落耆老林恩成Batu Watan娓娓道出部落歷史,泰雅族語稱當地為「Rahaw」,有「延伸出去平台」的意思,與角板山遙遙相望,而溪口台部落佇立的穀倉(Khu'),透過族人重建,展示出於此生活的部落精神象徵。

小米 來自上天的恩賜

過去泰雅族人選擇在山上緩坡處生活,因位居高處適合瞭望禦敵,也與作物的種植有關。林恩成Batu Watan分享,山坡地種植時不需大幅度彎腰,且地形易排水,適合小米、甘藷等旱作作物生長。對泰雅族人來說,適應力好、產量穩定的小米,是當時重要的糧食,小米隨之也衍伸出多元用途,將之做成小米糕、釀製小米酒、用來醃肉,也用於日常生活所需,例如婦女使用織布機時會將小米糠鋪在撞擊處,以減低聲響。

小米是泰雅族人的主要作物,養育部落、讓族群得以延續,因此是上天的恩賜。溪口台部落依循自然與日光作息,當櫻花開放時,就是播種小米的時節。「小米是一年最初的作物,還沒種小米之前,其他農作物都不能種植。」林恩成Batu Watan表示,由於對小米的重視,種植的各階段,像是播種祭、摘穗收穫祭、感恩祭等,都有對應的儀式。其中,播種前向神觀(Utux)祈求一年豐收的儀式意義非凡,族人各司其職地準備小米酒、小米糕、獸肉與去年的小米等供品,在太陽未出前進行祭儀,結束後再將供品帶回分享,象徵將攸關族群延續的豐收好運不斷傳承。


泰雅族耆老林恩成Batu Watan期望透過穀倉、口簧琴等實體媒介,為下一代保留更多泰雅文化記憶。圖/賴智揚

感恩儲糧 家族延續之本

小米收割後,仍需舉行過感恩祭典才可收進家中,儲藏小米的穀倉,也擁有族群延續的重要意涵,泰雅族人在家屋附近建置穀倉,同時也在種植小米的山坡地旁設置,以便收割時直接曬乾,作為暫時儲藏的場所。林恩成Batu Watan分享,建造穀倉的位置沒有特別限制,但需注意是否避風、防潮,確保糧食能妥善保存。為防止老鼠爬進穀倉,穀倉採高腳式設計,並於離地約1公尺的各個腳柱上固定倒弧形的木板,作為防鼠板使用,梯子更採需要使用再設置的機動性設計,體現部落先民智慧。


「復興區溪口台泰雅傳統倉庫建築復現建置計畫」重現近乎絕跡的泰雅族穀倉,離地約1公尺的各個腳柱上固定倒弧形的木板,作為防鼠板使用,泰雅族穀倉獲得社區文化建築景觀營造類建築園冶獎肯定。圖/賴智揚

早期穀倉建材使用櫸木與茅草,至日治時期時復興區大量種植竹材,因種植方便與易於更換的特性,穀倉改以竹齡3年的竹子製作。搭好結構骨架後,鋪設床板與壁面,再蓋上屋頂。穀倉屋頂使用挖去竹節的剖半桂竹鋪設,彼此以公母堆疊的方式相互緊扣,達成遮擋雨水的功用,雙層鋪設能延長使用年限,上層竹子毀壞後即汰換,如此下層的竹子可使用十幾年之久。參與穀倉復現的原住民露營休閒暨文化觀光發展協會理事長游國慶Lesa Ciru表示,竹製穀倉中溫濕恆定,收納穀物外,還可以醃肉、釀酒,也可把米篩、竹簍等農具掛在牆上或放在穀倉外部,具有多元儲藏用途。


穀倉的雙層屋頂以剖半的竹子相疊,公片在上母片在下,能密實結合阻擋雨水。圖/賴智揚

我們也可以從穀倉解讀泰雅族人的生活與文化,林恩成Batu Watan提到,「一個人是否勤奮、家中是否富有,看穀倉的大小便知。」遇到穀物歉收情形,族人間也會彼此分享穀倉作物,確保下一代的成長。中國文化大學地理系副教授陳英任也提及,作物對漢人而言只是食物,但對於仰賴游耕的泰雅族人來說,取之於大自然的糧食,和族人的生命經驗密切連動,更關乎到延續族群與生存。

竹造穀倉具天然恆溫效果。泰雅族人會將釀酒、醃肉靜置於穀倉內,使其發酵熟成;也能存放米篩、背簍等農具,使其保持乾燥。

穀倉再現 精神凝聚與文化傳承

因部落生活方式轉變,以及原始建材容易自然損壞,穀倉的實用價值日益降低。日治時期隘勇教導原住民整平梯田、開墾水圳,水稻成為部落主要糧食作物,與小米相關的祭典與傳統泰雅文化也漸漸失傳。


小米曬乾後,會以10根一把、10把一盆的方式整齊收納在穀倉內,方便計算收穫量。圖/賴智揚

「之前往下溪口的路上有一個具十幾年歷史的穀倉。」游國慶Lesa Ciru分享,之前當地殘存的最後一個穀倉,是他與旅客分享泰雅文化的觸媒,但因年久失修現而移除。為了打造介紹族群文化的場所,透過行政院農委會水土保持局農村再生計畫輔導,游國慶Lesa Ciru動員在地泰雅族人,於溪口台部落重新建置穀倉。「把穀倉放在遊客量最大的路線,能向更多人分享文化,也透過穀倉場域培訓在地導覽講師,讓青年有動力認識自己的根源。」重建歷程中,耆老們向孩子們傳承泰雅文化,青壯年親手投入建造,四代人合力進行,也成為部落青年假日返鄉凝聚情感的標的。


溪口台部落內的小米復育園區為推廣泰雅傳統文化,規劃了織布、狩獵、紋面、藤編等遊客體驗課程。圖/擷自溪口部落臉書

「大型穀倉傳承相當困難,建造時需要動員的人數、經費來源、維修難度,都讓物質文化難以保存。」陳英任補充,溪口台穀倉的建造別具代表性,當地族人的參與、政府的挹注,是文化保存工作能成功的重要因素。過去泰雅穀倉兼具傳統技藝、經濟生活、社會交誼等多重意義,現今泰雅族人生活中雖已少使用穀倉,但其具有重要的精神象徵。時光流轉,穀倉從生存的象徵轉變成為凝聚部落族人的樞紐,在泰雅族人齊心協力的保存行動中,開啟更多對話與故事。


部落中的耆老手繪了泰雅族人狩獵動物的陷阱圖像。圖/賴智揚

部落中的耆老手繪了泰雅族人狩獵動物的陷阱圖像。圖/賴智揚

部落中的耆老手繪了泰雅族人狩獵動物的陷阱圖像。圖/賴智揚

部落中的耆老還為此手繪了泰雅族人狩獵動物的陷阱圖像,讓來賓更一目瞭然。圖/賴智揚

※本文轉載自《桃園誌》No:79        


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