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柯文哲:文林苑案 突顯公辦都更重要性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柯文哲:文林苑案 突顯公辦都更重要性

 2014-07-19 13:14
台北市長參選人柯文哲今天(19日)公佈「柯P新政」第8支政策影片,主張透過公辦都更,解決台北市建築物老化的情況。(翻攝柯文哲政策影片)
台北市長參選人柯文哲今天(19日)公佈「柯P新政」第8支政策影片,主張透過公辦都更,解決台北市建築物老化的情況。(翻攝柯文哲政策影片)

台北市長參選人柯文哲今天(19日)公佈「柯P新政」第8支政策影片,主張透過公辦都更,解決台北市建築物老化的情況。他說,「文林苑」問題就是把都更丟給建商和住戶造成爭議的典型例子,不應該建商跟住戶爭執的時候就叫政府來拆房子。

柯文哲今天公布第8支政策影片「公辦都更」,影片中柯文哲實地走訪老舊、崩塌住宅。柯文哲表示,台北市有48萬戶屋齡超過30年的房屋,占總住宅量的55%,這些老舊房屋存在著許多安全等問題;此外,沒有電梯也讓老人無法順利進出;沒有停車位的規劃,導致民眾占用巷道,消防安全也成問題。

柯文哲指出,過去15年台北市申請都市更新的案例超過1000件,核准的只有117件,真正完成的只有54件,總戶數是8147戶,占整個台北市全部住宅量不到1%。過去15年台北市要申請一個都市更新案,平均要花7.7年,柯文哲直言「派隻烏龜去送公文都比那個快!」

柯文哲表示,政府主導的公辦都更十分彈性,原屋主可以選擇分配新屋、轉賣政府或易地分配新屋,至於興建方式則分成自建、委建、合建,柯文哲重申,政府可在都市更新之後,獲得所需要的公共設施;地主可以改善環境品質,解決居住問題;廠商則獲得了營建的利益,「公辦都更是真正的三贏」。

柯文哲解釋,公辦都更先由政府出面選定需要更新的地區,主動推出更新計畫,尤其台北市5層樓以下的老舊公寓,及23處整建住宅應當優先處理。由政府出面整合居民意願,擬定更新計畫,並且協助最困難的規劃與整合部分;辦理都市計畫變更,協助公地參與更新,再公平分配更新後的利益,投入必要的公共設施,妥善安排弱勢住戶的照護。

對於引起強烈衝突與爭議的「文林苑」案,柯文哲表示,文林苑顯示公辦都更的重要性,一開始就不該把不屬於都市更新計劃的屋子劃入範圍,不應該建商跟住戶爭執的時候就叫政府來拆房子,如果是政府主辦、政府拆,這樣還有道德的正當性;但如果是建商的問題,還叫政府拆,柯文哲質疑:「我是黑道養的嗎?」

對於連營對房屋政策的質疑,柯文哲說,自己並不想陷入口水戰,若真要口水戰回應對方,4年前郝龍斌的政策說要蓋4萬5千戶,連勝文是台北市經濟發展委員會副總召集人,如果不知道錢如何來,可以去問問郝龍斌。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