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司法院長提名爭議 應循「陳守煌」模式落幕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司法院長提名爭議 應循「陳守煌」模式落幕

 2016-07-23 08:33

總統府層峰於本月11日正式提名謝文定、林錦芳為大法官併為司法院正副院長,並旋於當日發文咨請立法院同意。這個總統府發言人稱「總統徵詢法界人士意見」所決定的人事案,儘管以「資深且優秀」等詞彙予以裝飾美言,無奈仍招致外界猛烈批判。

回顧近兩週這件爭議人事案發展歷程,本月14日,先有守護民主平台和婦女新知舉辦記者會,會中有前大法官許玉秀等多位法界人士參與,嚴詞抨擊府方將性別平權淪為護航保守勢力藉口,並對此次提名感到憤怒與失望,望總統知錯能改,撤回提名。接著15日台灣教授協會舉行記者會,與會多數法界人士指出守舊的司法官僚難以承載司改重責,並呼籲被總統提名的兩人應知所進退,婉拒提名。到了19日,諸多長年關心司改的民間團體再度走上街頭,會師熟悉的立法院門口,一方面對謝文定於擔任檢察官期間經手中壢事件、美麗島大審、林宅血案與江南命案等幾個昔日威權時期政治大案所扮演角色提出質疑,另一方面則直指總統決策思維錯誤,提名不當人選,終將導致司改失敗,除呼籲總統撤回提名外,也希望國會退回咨文拒審,莫以臨時會草率通過。即便於本週末24日,台灣法學會也即將召開座談會,接續探討司法首長人選妥適性問題。演變到今天,本案已榮登蔡總統就職以來惹來民間最激烈反彈的人事案,倘若再加上甫獲法務部推薦提名大法官的最高檢察署檢察官陳守煌旋於21日宣布退出插曲,對完全執政剛滿2個月的蔡英文政府而言,這陣子司法人事布局大亂流,頗令支持者搖頭嘆息。

受馬政府8年執政影響,遺留下來的艱難課題經緯萬端。蔡總統就職後百廢待舉、一時之間偶爾發生思慮有欠周延情事,終究在所難免。以謝文定、林錦芳兩人提名來說,由於蔡總統承諾於今年10月召開的司法國是會議迫在眉睫,且6月又安排重要的外交出訪行程,或許黨政層峰幕僚即是在此急迫情境下,誤信極少數法界耆老推薦所為的倉促舉薦。當這些早與時代脫節、不諳民間司改訴求的保守派法界耆老成為左右新政府司法院長人事的關鍵核心,而昔日與「穿草鞋」的民進黨攜手推動司改的伙伴於選前又早已被排除於政治決策圈百里之遙,黨政層峰幕僚讓蔡總統莫名背負這個大黑鍋,理應嚴肅反省,莫再貳過。想起蔡總統日前在民進黨中執委等宣誓典禮致詞時告誡「人民正在用放大鏡看民進黨的所作所為」,主其事的黨政層峰幕僚們,豈能不戒慎恐懼乎?

蔡總統人事咨文既出,已無折損元首威信、主動撤回的政治迴旋空間。至於在國會方面,為了「顧大局」,掌握過半席次的執政黨立委恐怕也沒有挺身對抗總統不當提名的政治氣魄。但我們要提醒黨政層峰的是,倘若順此局勢發展下去,一意孤行地將威望與學養顯不足匹配的謝、林兩人就此保送上壘的話,勢必造成新政府與民間司改團體、法界人士間衝突對立的持續攀升,來日想必造成更大的政治傷害。如今之計,兩人或可循「陳守煌」模式,以避免成為蔡總統推動司改阻礙為由,主動婉拒總統提名,當可作為紛爭落幕的契機。

相關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