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是中國六四天安門事件25周年,「華人民主書院」等團體於自由廣場舉辦紀念晚會,邀請中國天安門學運領袖吾爾開希、楊建利、童屹及台灣太陽花學運代表陳為廷、魏揚、妖西等發表談話,林飛帆、洪崇晏、陳廷豪等人,雖沒上台致詞,亦到場聲援,和1千多位民眾一起哀悼「六四」這歷史的傷痕。
六四屆滿25周年,「華人民主書院」、「台灣關懷中國人權聯盟」與「台灣學生促進中國民主化工作會」昨(4)晚舉辦「路過天安門,人人坦克人」紀念晚會,活動分成三個內容,第一部分為「悼念昨日六四」:由當年89民運領袖吾爾開希、楊建利與童屹等人發表演說,華人民主書院董事平路,介紹六四影像詩;第二部分「聲援今日中國」:由楊憲宏、余杰及達賴喇嘛基金會董事長達瓦才仁等人談論中國對人權及宗教自由等迫害;第三部分是「提出明日訴求」:由顧立雄及賴中強律師提出對兩岸關係及台灣政府的訴求。
此外,各合辦NGO團體代表,亦一一上台表達對六四的悼念,而無法親自到場的王丹,特別錄製了一段影片發表談話,前總統李登輝,則是透過書面致詞,由學生團體代為轉達,而每年六四都會發表聲明、為在六四中爭取自由、民主、人權而犧牲的人祈禱的達賴喇嘛,則是由達瓦才仁董事長代其宣讀聲明。
主辦單位提出三項訴求:
一、呼籲中國政府平反六四、調查真相,並追究當時違法鎮壓之下令者及執行者的法律責任。
二、呼籲中國政府釋放中國良心犯與停止濫押政治異見者,依憲法讓中國境內異議人士自由出入國境,並開放海外黑名單回國,保障人民的基本人權與自由。人民的異見需要溝通,暴力壓制並不能消滅這些聲音。
三、呼籲台灣政府與中國政府進行任何兩岸交流並須以人權為前提。並且在呼籲中國重視人權之外,也要審慎檢討國內的人權事件。」(上圖:吾爾開希/黃謙賢攝影)
吾爾開希表示,天安門的學生和太陽花學運,同樣都面對專制政權,25年前,我們得到台灣人民的支持,這25年來,你們一直站在正確的一方,雖然現在我們還沒有成功,但需要你們繼續的支持,希望台灣人民能和我們站在一起。
楊建利以其獄中詩《非典六月》,表達對六四的哀悼之情,這是他2003年6月SARS肆虐的死亡之月,在獄中想起16年前的六四所寫的詩,「數百名學生離開天安門,孩子,這不是事件,這是大屠殺」,他說,詩也許擋不住坦克,但可以擋住遺忘,雖然25年過去,但永遠不能忘記在天安門廣場犧牲的英雄,不能遺忘反抗專制的精神動力,「我們都是坦克人」。
楊建利說,六四殘害中國人民心靈,而隨著恐懼而來的就是冷漠,對社會公義冷漠的結果,是整個社會的墮落,社會缺少集體記憶,就會往前(錢)看,在犬儒主義下,就會產生三大災難:人權、自然環境及道德的災難。他感謝台灣人民對中國追求自由、民主、人權的支持,中國民主化對台灣有重大意義,台灣和中國是生命共同體,但不是同文同種的共同體,也和統獨無關,而是人權普世價值的共同體,讓我們一起打拼。(上圖:楊建利/黃謙賢攝影)
「台灣關懷中國人權聯盟」理事長楊憲宏,怒斥馬英九搞兩手策略,一方面,在25周年的今天寫了一篇垃圾文,另一方面又在立院否決議案,柯建銘和尤美女立委在院會「關心天安門25周年決議」的兩次提案,都被中國國民黨否決,他氣憤的說,馬英九若想去馬習會,請他買單程票,不要回來了。
學運代表陳為廷說,當年為了聲援六四,中國國民黨動員聲援天安門學運,台灣的歌手還合唱了一首「歷史的傷痕」,但現在這些藝人在哪裡?為了進軍中國市場,還有人站出來為六四發聲嗎?他認為台灣人對中國和香港的人權問題,了解的並不多,他每年參加六四紀念活動,都覺得自己很偽善,他說,台灣不該只紀念六四這一天,而是要了解中國(香港)的種種人權議題、關心中國各個黑暗的角落。(右圖:上千位年輕學生參加六四紀念晚會/黃謙賢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