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打狗愛河景觀地景新亮點「LOVE在愛河」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打狗愛河景觀地景新亮點「LOVE在愛河」

養工處:「愛河」它不只是一條河,更是看著我們長大的母親

 2014-08-28 16:18
愛河景觀改造完工,高雄在地藝術家邱旭衝老師創作「愛河意象」景觀地標。(記者陳俊廷攝)
愛河景觀改造完工,高雄在地藝術家邱旭衝老師創作「愛河意象」景觀地標。(記者陳俊廷攝)

愛河景觀改造完工!高雄在地藝術家邱旭衝老師創作「愛河意象」景觀地標,高市府希望藉由亮點意象的塑造,利用不同的鮮明色彩讓遊客感受「高雄人」的熱情與活力,帶給遊客們更不同於以往的觀光體驗。養工處說「愛河」對高雄人而言,「它」不只是一條河,更是看著我們長大的「母親」。

愛河蜿蜒12餘公里,是高雄最重要的水岸藍帶空間,尤其下游段從建國橋至出海口兩岸綠帶,不過河岸設施物經過10餘年使用,由於部分設施老舊、人行及自行車道動線不佳、缺乏觀光亮點及堤岸旁喬灌木生長不良等缺失,所以市府在今年初啟動改造愛河。愛河景觀改造工程從高雄橋至建國橋,左右兩岸長約3公里,河岸腹地面積約9公頃,改造經費約3,558萬元,目前已完工,並特別選定於愛之船國賓渡船站以及愛河親水台階處,設計「愛河意象」景觀圖騰,以做為觀光亮點。

高市府指出,作品是由高雄在地藝術家邱旭衝老師所創作,並邀請高師大美術系系主任陳明輝教授及高苑科技大學許家彰教授參與審查指導,希望藉由亮點意象的塑造,帶給遊客們更不同於以往的觀光體驗。

工務局養工處表示,美國著名的普普藝術大師-羅伯特印地安那(Robert  Indiana)喜歡利用色彩鮮豔的雕塑,大字直接地在世界各地標誌、傳遞「LOVE」的精神,而愛河伴隨著高雄整個世紀的發展,過去因為工業發展而陪葬,而今日愛河已經隨著環保意識抬頭而有嶄新面貌,因此它不只是一條河,更是看著我們長大的母親,而位於愛之船國賓渡船站旁的裝置藝術就是從普普藝術發想,作品由家邱旭衝老師所創作,利用不同的鮮明色彩讓遊客感受高雄人愛的熱情與活力。

養工處進一步表示,位於地方法院前的愛河親水台階原本就是民眾休憩賞河的熱門地點,這次在愛河兩側的親水台階立柱上新設的Kaohsiung Love River,字體兩側是愛河水波紋的意象,在夜間字體會發亮,營造出愛河新亮點,特別的是在字體間裡共有5個隱藏版愛心,象徵著具有滿滿愛的「五心級」愛河,遊客在親水台階上休憩時,不妨仔細觀察是否有找到這5個愛心,讓自己可以幸福滿滿。

此外,為提升公園藝術人文氣息,養工處在開闢公園時也逐漸導入公共藝術作品,包括去年度完成的自來水公園水塔彩繪及今年完成的新光公園的6隻造型可愛的海洋生物等,希望能帶給市民朋友不同的視覺感受。

P_20140704_150505.jpg
今年完成的新光公園造型可愛的海洋生物。(記者陳俊廷攝)

 

相關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