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長張盛和繼彭淮南之後,受英國銀行家雜誌評選為2015年「全球與亞太地區最佳財政部長」,為台灣第二位獲此殊榮的財經官員,同時也是台灣第一位上榜的財政部長。
財長張盛和獲獎,台灣人民應該同感光榮才對,但是網民對張盛和獲獎的評價,幾乎都是負面的,甚至有國內民眾投書《銀行家》,指其自砸招牌。不單如此,民進黨立委許添財也表示,台灣財政持續惡化,張盛和被選為最佳財長,顯然有爭議,他認為《銀行家》似乎不了解台灣的真實現況。
是的,台灣的真實情況是如何呢?財政部於100年6月推出奢侈稅,房價不但未降反而節節高升,使得房市交易量大減,許多房仲業面臨失業的危機,而投資客卻照樣把鈔票落入口袋,想要買房的年輕人只能望屋興嘆!而房地合一稅將於105年1月推出,屆時奢侈稅就要退場。為了提振經濟於102年6月推出的證所稅,造成股市成交量急縮,上路不到1年時間,也因批評的聲浪做了修正,證所稅名存實亡。立委許添財於5月6日在財政委員會中指出,國內失業率未明顯下降,薪資仍持續倒退中,經濟成長也未躍進,稅收卻超徵了905億元,然而國債卻增加了3604億元,平均每位國人負債增加1.6萬元,顯見財稅政策並未產生效果。
筆者以為張部長在徵稅及稅改上相當努力,但是在努力增加稅收的同時,別忘了傾聽人民的聲音,實現百姓渴望已久的租稅正義,讓百姓免於賦稅的恐懼,在積極開源的同時,也應該減少財政支出,這才是固本之計。我們期望財長能推出長遠、有效的稅改政策,政策一再擺盪讓人無所適從。做一位實至名歸的最佳財政部長,使百姓的賦稅人權受到重視,讓台灣成為真正幸福的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