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科永基金會捐八千萬給高雄市府蓋一座圖書館,這原本是件好事,但因為堅持把這座750坪大建築物放在中央公園老樹林,500坪鋪地得犧牲47顆樹,而不再是美事一樁。公園裡樹下乘涼運動的人群、林間跳躍的松鼠、樹枝築巢的鷹鳥,全都因基金會與市府文化局的決定而遭殃。
基金會捐款的目的在圖書普及,將圖書館蓋在寶貴老樹林是唯一方法嗎?其實方法有很多種。長興化工捐了一億,放在即將落成的高雄市立總圖書館,一層樓掛名捐贈者。大部份企業或善心人士默默捐錢買書給圖書館,充實館藏,但李科永基金會堅持蓋館在綠林公園,理由竟是有多人利用。
最需要圖書閱讀的是學童,享受翻書樂趣從小培養最有效果。既然目的在鼓勵多人利用,何以捐錢興學不針對學童?中小學校圖書館經費捉襟見肘,從學校圖書館規模可略知一二。高雄市三民國中諾大校園,只有小小的一間圖書室(圖一)。李科永基金會捐款八千萬蓋個硬體殼子,沒有內容軟體圖書與維持,還不如將八千萬分成一百份,供百間學校擴增補強圖書館硬體及軟體設備。
學校圖書館的負責人常在經費有限的束縛下,殫精竭慮,挑選對學生最好的書籍。出版業也因電子化而重創,鼓勵書香閱讀當從學童培養起。李科永基金會心在鼓勵文教閱讀,捐贈應放在最需要的地方。教師多帶領學生就近使用校內圖書館,滿足利用率最高、捐款發揮最大效益。高雄市府未能妥善引導捐獻者到落實心意之處,不正暴露出教育局與文化局橫向連繫不足?
李科永圖書館選址中央公園文學館旁,正好在舊總圖書館的斜對街。其實文學館藏書不少,舊總圖也有十樓高,充分利用這兩棟建築物足以滿足前金區居民使用需求。捐款也可以善用到偏鄉或匱乏區,只可惜圖書館館長說捐款者評估過美濃旗山,認為使用率不足,所以選擇在高雄都心的中央公園,與兩公里內的七所圖書館擠一團。
李科永基金會捐館乍聽是好事,實則對土地不公、讓捐贈者不堪、令環保人士不悅、陷市長於不仁、也製造市民不和。文化局的公園造館真是不智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