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將於本周五(13日)召開臨時會,審查兩岸服貿、協議監督條例及自經區草案等具重大爭議法案,參與318運動的14個公民及學生團體,今(11)日上午特別選在立法院大門前舉辦記者會,除抨擊馬政府浮濫召開的立院臨時會違憲,已成為「執政黨限定版的國會延長賽」外,更揚言,如果國民黨在立院臨時會中強渡關山,硬推3項爭議法案,「人民會再次回到立法院」!
馬英九總統9日點名兩岸服貿、協議監督條例及自經區草案,在立院臨時會要「有具體成果」,如同對黨籍立委下了軍令狀;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則回應指出,立院臨時會「將是一場激烈戰鬥」。13日展開的立法院臨時會,預計進行3周,除爭議性法案外,國民黨中央政策會執行長林鴻池日前表示,並希望通過考、監院人事同意權及部分預算解凍案,「如果重大議案都通過,就不必召開第2次臨時會」。
台灣教授協會副秘書長錢文南指出,依據《憲法》及《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等法規,立法院休會期間可以召開臨時會,以及時處理重大急迫的議案,從1948年到2008年共召開10次臨時會,但馬英九總統執政6年來就開了10次臨時會,因此立法院「臨時會」已不再「臨時」,幾乎成為常態性會期,「臨時會」的濫開,已經破壞國家根本的憲法體制。
反黑箱服貿民主陣線召集人賴忠強則認為,濫行召開的臨時會已經被國民黨操作成「執政黨限定版的國會延長賽」,利用多數暴力及黨紀約束,通過正常會期所無法通過的爭議性法案,除重申反對黑箱服貿,拒絕再次闖關;嚴審自經區條例,刪除有害條文;協議監督法制化,反對政院版本等一貫立場,賴中強並拉高分貝強調,今天的記者會就是要正告馬政府,所有參與318運動的公民團體與學生團體已經再度集結合作,他們支持兩岸協議監督法制化,但反對在臨時會進行審查,如果執政黨在臨時會中強推3項爭議法案,「我們將有所行動」!
中研院副研究員黃國昌代表「島國前進」發言時,批評立院臨時會常態化有違民主憲政,以去年臨時會通過《會計法》修正案引發社會爭議、人民反彈,迫使馬英九總統出面道歉,本說不會提覆議案的行政院長江宜樺被打臉,還是提了覆議案,顯見馬政府並沒有從歷史經驗中學到教訓;他強調,318運動期間提出「先立法,再審查」的立場始終沒變,如果國民黨強行在臨時會中通過行政院版的「不監督條例」,「今年夏天馬政權將付出相當慘烈的代價」!另一方面,中國國務院昨天公布「一國兩治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踐」白皮書,明白表是香港享有的權利都來自中國的給予,且隨時可以收回,這樣的說法明顯違反1997年的中英協議,馬政府應該看清中國政權的本質,連國際性的協議都不遵守的政權,馬政府怎麼還會相信跟中國簽訂任何協議,會為台灣帶來好處?希望馬政府不要一意孤行,反將台灣人民推入險境。
「民主鬥陣」代表李俊達強烈質疑,馬政府聲稱要在7月底舉辦「經貿國是會議」中廣納民意,但6月臨時會中便打算強渡關山,通過服貿及自經區等案,決定台灣未來的經貿議程,顯見所謂的「經貿國是會議」只是一場戲罷了。(公民團體帶著「公民之眼」的旗幟戰在立法院前,密切監督立院臨時會的進行」。記者陳淑貞攝)立法院議政博物館官網也同意近年立院臨時會的召開,無異是常會的延長版。
博物館網站上說明立院臨時會機制設計的意旨,是為了在休會期間處理重大而急迫的議案,但近年來這項機制實際運作的結果,大多處理一般性的議案,並不具重要性和急迫性,本應在常會或延會期間審議,經常性的召開臨時會處理一般性議案,無異將臨時會作為常會會期的延長,顯非憲法在常會之外另設臨時會機制的本意。
至於臨時會召開程序,現行立法院內規並無規定,依以往議事成例,立法委員提出請求召開臨時會提案後,經議事處核對合乎提案要件,即簽報院長召集朝野黨團協商,確認臨時會是否召開,臨時會處理特定事項及議案的範圍,臨時會召開期間等交換意見。
而立法院組織法第6條規定,臨時會以議決召開臨時會的特定事項為限,非屬特定事項範圍的議案,不得處理。院長除了召集朝野黨團協商外,並召開談話會,談話會召開的目的,即在決定是否召開臨時會,如果要召開,並應決定開會日期及臨時會處理那些特定議案。這些相關事項如先前的黨團協商已有共識結論,即由談話會予以確認,如協商無共識,則由談話會以表決方式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