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之鳥是「島」還是「礁」,在政權轉移的敏感時刻,國、民兩黨或因對日關係有仇日與親日之別。但為護漁、維護南海海域之經濟利益的立場一致,當逮無疑慮。面對日本此一大和民族,台灣人民隨著時間軸的推移,不同世代,對日本這個東洋邦鄰,存在著五味雜陳的情愫,澎湃於內心。
認賊作父通常是貶抑詞,一旦被冠上此罪名,將永遠無法抬頭。台灣這個被荷蘭人讚譽為《福爾摩沙》的美麗之島,因身上留著華人血統,受中華文化影響深遠,且多數先民都是從地理上的中國東渡來台,同文同種,血濃於水,中國可說是台灣血統及文化上的父親,相當於生父。台灣這個被羅大佑所描繪的亞細亞的孤兒,一直都是爹不疼娘不愛的棄嬰。從馬關條約生效之日起,生父便因敗家將台灣賣給了日本,從此刻起台灣有了新的父親--日本。不管台灣是否接受此認養關係,但這是經過法律認可,且登記在冊的認養案,日本就是台灣法律上的父親。也許日本這個法律上的父親,曾經以大和民族的榮耀,經營大東亞共榮圈的名譽,侵略中國,在二戰期間製造南京大屠殺、強逼婦女任慰安婦......等賊人行徑,令人髮指。也許在日治時代島民們對日本這個父親有牴觸情節,際遇不同,也會有不同的歷史記憶,這些也都應該理解。
認清日本有諸多賊人行徑,與承認日本曾經是台灣法律上的父親是兩回事。總不能因為父親作惡多端,便不承認法律上的父親存在的事實,除非依法律程序終止收養關係。李前總統生長在日據時代,一個20歲前是日本人說,在台灣掀起千堆浪。原本李前總統不管在政治或情感上都是親日的,本來就不是秘密。一個九十幾歲的老人在其晚年說出真話有那麼嚴重嗎?柯文哲市長曾經說過:這個國家瘋了,講真話成為英雄,為台灣這個社會充滿謊言與造假做了註解。
回憶一下上個世紀蔣介石時代,蔣氏為了能遂行其政權得以延續陰謀,以臨時條款凍結憲法,又以法統說掌控國民大會及立法院,更將不合史實的史料作為中小學教科書教材,利用教材置入式造神,經典的內容有:
一、將外蒙古已獨立之事時忽略不計,中華民國行政區域圖仍為壯闊的秋海棠。
二、中華民國的首都仍在南京。
三、國民中學第一冊到第六冊都節選蔣中正作品做為最重要且是唯一選讀之教材,神格化領袖。
四、將領袖神格化後,記憶中筆者在國中時代,在國中校園竟然有蔣總統與國父誰比較偉大之辯,更有美國的「蔣」總統叫什麼名字?如此 kuso 之對談。
史實是歷史上曾經發生過的事實,歷史的真相只有一個。賊人行徑我們要譴責,對事不對人。父親是一種關係,任他是賊人要認,聖人也要認;血統上的父親不可切割,法律上的父親亦必須承認,誠實面對真相才是進步的指標。連學校教科書都可以公開說謊,難怪生活在這個土地上的人民,說謊總是說得那麼理直氣壯。撇開政治上的紛紛擾擾,藍綠對立,統獨之爭,回歸事實。生為賊子不是人子所能決定,面對父親過往的賊行,只能用寬容撫平歷史傷口,指控父親的賊行並不能證明否認既已存在的父子關係,只能更撕裂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