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人物】手術刀結合畫筆的美夢作家 林天祐(1913〜1995)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人物】手術刀結合畫筆的美夢作家 林天祐(1913〜1995)

 2021-02-21 09:30
林天祐醫師。圖/擷自台灣外科醫學會網站
簡介:

林天祐,1913年12月18日生於台灣台北,1936年畢業於日治時期台北醫學專門學校,隨即進入台北帝國大學附屬醫院(台大前身)外科部,跟隨澤田平一郎教授學習。二戰之後,日籍醫師離去,林天祐續留台大外科,擔任講師、副教授、教授、主任,直到1976年功成身退,在台大外科服務40年,他是開創台大胸腔科、心臟外科、肝膽外科等外科次專科領域的先行者,也是建立台大外科朝會制度及住院醫師完整訓練的第一位主任和教授。在台灣醫界尤其外科領域,林天祐醫師是無人不知的大前輩,可是或許很少人知道少年時期的林天祐,是夢想要成為公學校的「訓導」(老師)或能夠為時代寫生,描述民族苦痛,安慰受苦心靈的「作家」(或畫家),事實上林天祐確實也考進台北第二師範學校想要圓夢的努力著。圖/擷自台灣外科醫學會網站

林天祐,1913年12月18日生於台灣台北,1936年畢業於日治時期台北醫學專門學校,隨即進入台北帝國大學附屬醫院(台大前身)外科部,跟隨澤田平一郎教授學習。二戰之後,日籍醫師離去,林天祐續留台大外科,擔任講師、副教授、教授、主任,直到1976年功成身退,在台大外科服務40年,他是開創台大胸腔科、心臟外科、肝膽外科等外科次專科領域的先行者,也是建立台大外科朝會制度及住院醫師完整訓練的第一位主任和教授。在台灣醫界尤其外科領域,林天祐醫師是無人不知的大前輩,可是或許很少人知道少年時期的林天祐,是夢想要成為公學校的「訓導」(老師)或能夠為時代寫生,描述民族苦痛,安慰受苦心靈的「作家」(或畫家),事實上林天祐確實也考進台北第二師範學校想要圓夢的努力著。

可是,生長在殖民地日治時代的台灣,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知識的覺醒後,林天祐發覺公學校的「訓導」原來只是統治者的傳聲筒,而自己也謙虛的自認為欠缺「生花妙筆」或「如椽大筆」,所以就在師範四年級時,放棄了當訓導老師和作家的念頭,毅然退學。林天祐就重新考進「台北醫學專門學校」(今台大醫學院前身),從此展開其千辛萬苦卻多采多姿的醫學生涯,在醫學的象牙塔中度過四十一年漫長的歲月,也獲致令人刮目相看的成就。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林天祐醫師並沒有放棄「作家」和「畫家」的美夢,在放下手術刀的同時,又執起「畫筆」和「生花妙筆」從事藝術和文學的創作,在走出「象牙塔」之後,進入人生的新天地開始過著自己夢想的新生活,他的畫冊《小螞蟻的足音》、《幻想之旅》、《餘生的腳印》和傳記《象牙之塔春秋記》、《杏林生涯雲和月》、《象牙之塔夢迴錄》帶給我們另類驚奇。在《象牙之塔夢迴錄》的序中,林天祐寫著:

「歌德曾經這樣說過:『科學』與『藝術』,是屬於整個世界的。它們沒有國籍的界限。本來嘛,科學家研究科學,與詩人踏雪尋梅的覓句,差不太多。其實,無論任何學問,都代表著一種美,一種智慧,和一種創新。」

林天祐作為一個傑出的外科醫師和大學教授,對於醫病關係有很深刻的體驗和描述,他在「醫師與病人」文中這樣寫著:

「醫師安慰病人的主要目的,就是鼓勵病人提高『生的意趣』。病人的利益,和醫師的要求,並無二致。病人所要的是『健康』,醫師所求的使病人健康。

醫師和病人在一起,只是很短暫的時間。但醫師與病人之間的距離,卻遠較父子,母女之間的距離為近。」

從林天祐的文章和畫作當中,我們看到了前輩醫師在科學和醫學中的人文和社會關懷,也看到了手術刀和畫筆或文筆完美的結合,這是醫學、文學、藝術融合的美夢,這樣的夢想不只在林天祐一生追求的目標中實現,我門也盼望更多年輕的醫學者繼續完成這樣的美夢。


林天祐醫師與他的作品。圖/擷自林天祐醫學研究基金會

※本文轉載自陳永興醫師新書《台灣醫界人物百人傳》

新書發表會暨演講場次

報名網址  http://auto.52salon.com/736/define?new_sn=8675


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