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民進黨重返執政的路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民進黨重返執政的路

2014-02-05 18:36

台灣民眾對民進黨在2012年大選重返執政曾寄予厚望,但開票結果,這個美夢落空了。總統候選人蔡英文得票6,097,561票超過了謝長廷2008年的5,444,949票,但仍輸馬英九797,561票。2012年1月14日晚小英在落選感言宣稱,民進黨邁向執政只差「最後一哩路」而已。

選後,民進黨中央曾提出檢討報告,其他領導人對敗選原因也提出各種論述,但似乎未曾有共識。黨內有人擔心毫無保留的檢討會被外界解讀是「自亂陣腳」,「陷入內鬥」,因而「猶抱琵琶半遮面」,未必能夠「知過必改」。

中國政策

黨內有人認為2012年大選失敗最大原因是「中國政策」,因而蔡英文主席在2月22日民進黨中執會通過黨版檢討報告後,宣布鬆綁中國政策。國民黨,中共政權,和台灣特定媒體,更是推波助瀾強力主張民進黨必須接受「九二共識」,反對台灣獨立和推出嶄新的中國政策論述,才可能有民-共交往。過去二年,黨內已有天王級人物倡議「憲法一中」或凍結民進黨的「台獨黨綱」,似在呼應北京要求民進黨修改中國政策的主張。

中國政策真是民進黨2012年敗選的主要原因嗎?根據黨內民調專家客觀深入的研析,他們認為中國政策只是原因之一,但不是主因。他們指出,台灣經濟情況惡劣和民生凋零,小英並未提出振興經濟和改善人民生活的政策主張,易言之,未「端出牛肉」才是最主要的原因。

忽略外交與國防

馬英九執政後,一面倒親中,傾中,外交休兵削弱台灣主權,逐年減少國防預算,自廢武功,全面配合北京的兩岸經濟統合(如FCFA)和和平統一策略。小英在選舉過程忽略了台灣外交和國防議題,既未批判馬政權外交和國安的缺失,也未提出她當選後如何強化台灣外交、主權和國防的主張和藍圖。

扁政府任內的國際事務專家曾在她出任民進黨主席後即建議重視對美外交,包括恢復民進黨駐美代表處,和設立對日本代表處,但她都充耳不聞。她2011年9月華府之行並未交出真正成績。更糟糕的是,白宮國安會官員透過英國「金融時報」公開質疑她是否有維持兩岸穩定的政策與能力。這是莫大的危機,但她似乎未嚴正看待,也未派出合適的人處理此一危機。

在台灣有不少男性沙文主義者懷疑穿裙子的是否能統率三軍。很遺憾小英忽略了國防軍事和國家安全議題,國軍官兵不會擔心她是否勝任三軍統帥嗎?如果她似乎不關心國防議題,他們會支持或效忠這位女統帥嗎?

婦女的支持度

台灣的女性多於男性,「婦女半邊天」,小英喊出「台灣第一位女總統」的口號,理應得到更多女性選民的支持。事實上,小英只得到43%的婦女票,落後於馬英九57%,為什麼?一位美國退休的林教授曾訪談不少各階層的女性選民,她得到的結論是:小英在公職生涯從未關心性別平等和婦女平權等女性議題,她要當台灣第一位女總統的訴求並未感動她們。

林教授寄話建議小英,如果有志2016年捲土重來,她必須爭取女性對她的認同,強化她們對她的支持。林認為今年的七合一選舉是天賜良機,小英應當鼓舞和支持婦女的政治參與,協助她們獲得黨內提名並為她們助選,同時也開拓自己的支持度和地盤。

在七合一選舉中,台北市長的選戰最重要和最有指標性,小英能否展現智慧和政治家胸懷,公開為黨內女性市長候選人背書和助選,令人注目。

含淚不投票

民進黨在2000和2004總統選舉勝利,兩次投票率都很高,分別是82.69%和80.28%。2012年投票率只有74.38%,包括南部縣市民進黨的票倉投票率都比以前降低。

綜合各方面的資訊,支持民進黨的選民「含淚不投票」有幾種原因:

(1)他們強烈不滿民進黨提出的不分區立委名單,充滿派系分贓,極具爭議性人物,和廣受輿論批判;

(2)國民黨和中共聯手運作買收民進黨支持者缺席不投票;

(3)所謂「新生代」選務人員缺乏選戰經驗未進行催票和投票的動員工作。

如夠高投票率對民進黨總統候選人有利,黨務人員應該重視選前和投票日

的組織和動員作業。不但要重視「首投族」,更要依賴老、中、青的選票,催票和監票的工作絕不可疏忽。

因應北京再度介入台灣政局

目前因國民黨內鬥和馬英九聲望和支持度空前低落,國民黨和中共領導人都擔憂在2014年的七合一選舉大敗,並在2016年的大選失掉政權,讓民進黨重返執政。北京在2012年對馬和國民黨立委選舉輔選,食髓知味,將全力介入,一方面協助國民黨政權保衛戰,也藉機擴大其在台的權力地盤和政治控制力,為和平統一台灣的目標鋪路。

北京已開始執行對台策略。「鼓勵」連勝文參選台北市長選舉,取得首都市長寶座,即是中共和平解放整個台灣的一大步。為了確保連的勝選,中共也同步使出迂迴的手段,操控綠營候選人的選拔,讓一特定的人物出線代表民進黨和「在野大聯盟」與連勝文競選。這位政治素人有掌聲但未必有選票,北京真正的目的是要他陪選而不是當選。

社會上,尤其是被蒙蔽的媒體人,一直非議前副總統呂秀蓮參選台北長。其實她參選最重要的理由是要阻擋「現代吳三桂引清兵入關」。台灣面臨生死存亡之際,她認為國人當務之急是守住台灣的「山海關」,不能讓北京和平解放台灣的算計得逞。

除了操弄台北市長選戰外,中共也努力打入和分化民進黨,打一派拉一派,企圖影響今年5月間民進黨主席的選舉和2016年總統後選人的人選。從北京涉台機構發言人及台灣版「人民日報」的論調,我們可以看出北京對不同民進黨領導人的好惡,及其操控台灣政局的手段。

結論

如果民進黨希望重返執政,它必須警惕中共介入台灣政局,竭力滲透和分化民進黨,和國共聯手奪台計畫,而訂出有效制衡和抗拒策略。

國人也應充分瞭解中共謀台算計,不可陷入其利誘及武赫的陷阱。我們也應適時告知美、日和國際社會北京破壞台灣民主程序及和平解放台灣的詭計。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