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台教會:「一中承諾書」暴露台灣的兩個隱憂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台教會:「一中承諾書」暴露台灣的兩個隱憂

2017-03-08 02:59
台灣教授協會
包括台大、清大(圖)等全國逾半大專學校均簽署「一中承諾書」或所謂「聲明書」,台灣教授協會發表聲明指暴露台灣2個隱憂。圖/摘自清華大學官網
包括台大、清大(圖)等全國逾半大專學校均簽署「一中承諾書」或所謂「聲明書」,台灣教授協會發表聲明指暴露台灣2個隱憂。圖/摘自清華大學官網

「一中承諾書」暴露台灣的兩個隱憂

據媒體揭露,全台一百五十七所大專校院,幾乎一半以上簽下承諾書保證來台中生研修之課程內容,不涉及政治敏感活動。不從事一中一台,兩個中國,台灣獨立等活動。也就是被解讀為意義上的「一中共識」承諾書。這個被大學行政高層視為「給對方方便」的一紙約定,掀起學界的強烈反彈,紛紛申明講學和言論自由的重要。不僅譴責行政高層輕賤言論自由,也重申台灣作為民主國家,應該維護且自律的價值。

誠然,我們應當在每一次的言論自由遭受威脅或輕賤之際,大聲維護民主自由之價值。然而這個存在已久近日曝光的事件,卻也暴露出台灣長久以往累積的兩個沈痾:

一.台灣對中國的依賴是否擴及教育領域?

二.大學主管階級之政治認知的孱弱。

馬政府時代加速擴大和中國的各種交流,在經濟面被太陽花運動踩了煞車。但是學術面卻在「兩岸學術交流,有益增加互信」的加持下持續進行。然而隱藏在這個交流互信說之下的可能是台灣教育場域不想解決的幾個問題:

 私校的生存:少子化與某些私校辦學不力,造成「經營」困難。教育部難以處理的棘手問題,就暫時委以招收中生為延長問題爆發的手段。然而這樣的短路操作手法,終將養癰為患。一旦某些大學需要依靠中生為生路,就終將成為中國政府的代言人。

 博士班的「中籍兵團」:大學博士班學員招收嚴重不足,教育單位應該檢討科系特質,學術與產業發展和博士班政策,調整科系方向和博士班發展。而不是放任各大學科系用中籍兵團來延後問題解決。

 前朝內規:馬政府時期,大學曾有外籍學生人數「中生」需占十分之一的內規。國際處因為業績壓力,甚至以「不需工讀齊頭發放獎學金」來因應。新政府應該重新檢討這些前朝留下的不適切內規。

也許大學行政高層以「實質可增進交流,給一紙方便何妨」來看待這一紙承諾。但是這種對中國政治威權的容忍,以求對方門戶開放的善意,可能帶來偏頗的「對中政策」甚至「一中政策」。一如美國政媒兩界對中國的無盡寬容正是源自這種「體貼」的自我限縮,不僅造成往後原則的持續退讓以及雙重標準,也給予中國進一步予取予求的空間。如何看待是個人的自由心證,然而紙上的承諾,卻實質上砌成依賴路徑的未來走向,非當下可以預期。不合乎民主自由之價值者,就不該退讓。

今日國際交流的管道已經大不同以往,台灣不再需要用這樣的自我退讓來換取對方放人的「德政」。況且中國政府向來擅長將他人的善意轉換成自我的利多,誰又可以預期我們如此退讓以求善的後果,是有利於自由民主還是成為中國手中的籌碼。美國加州大學邀約達賴喇嘛畢典致詞,卻遭到中國學生會的強烈反對和交涉,並以中國校友的捐款為要脅,就呈現了這種弔詭。只要對岸中國一日不放棄併吞台灣的野心,我們和他們之間就是一場步步為營你消我長的方程式。一廂情願以促成對方的開放,卻可能成就對方強大的籌碼。

全國大專院校五大協進會的聲明發出「在課堂上以專業學習為重,不涉及政治敏感議題。…當前兩岸關係微妙且艱困,我們不希望因為此一事件影響兩岸交流,更不願意看到單純的學術交流複雜化。」云云….如此去政治的鴕鳥心態,以及對政治的錯誤認知,實難想像出自大學主管之口。現下大學的主管階級,大部分成長並受教於威權時代,其民主素養與政治認知和其對政策的影響力呈現嚴重的比例失衡。甚多只知功效主義缺乏國家觀念者,掩藏在兩岸交流之下成就個人利益,是當下教育政策和教育方向的隱憂。

新政府上台積極推動南向政策,正應該趁機擴大和東南亞區域各大學的各種層級的交流來扭轉過去獨厚與中國交流的既有現象。南向所獲之回饋,絕對超過處處在國際場合打擊我國的中國的回應。

台灣教授協會2017/3/7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