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一整年,軍方各基地、機場發生多起無人機凌空偵照、刺探軍機,甚至干擾航班起降、造成延誤及轉降等情事,國防部今(6)日公布委由中科院所開發的無人機干擾系統,以及「無人機捕捉器」等裝備,宣示未來將加強執法力度的決心。
國防部於記者會指出,去年7月起至今發生8例於機場周邊違法活動的事件,包括去年8月屏東空軍基地遭空拍機違法入侵,經軍方追捕,從空拍機攝影機內發現已拍攝E-2T、廠棚及跑道樣貌,甚至今年8月16、17日還發生台中清泉崗連續遭4架空拍機集體侵入,迫使機場關閉,班機還因此轉降其他機場的離譜案例。
軍方並在記者會中展示一段影片,顯示由中科院研發的無人機干擾系統,影片中操作人員透過雷達掌握無人機行蹤,並以天線發射干擾信號使無人機失去動力而墜落;影片中也展示在無人機加裝網槍的「無人機捕捉器」,藉由較大型無人機飛近後發射網槍,再拉回安全地點,由安全人員檢視並做後續處置。
中科院材料光電所所長程一誠上校指出,這套系統也可記錄違規航機(載具)型別、特徵、機號、時間、位置等資料,做成雷達航跡記錄圖,系統也將依軍方各部隊需求,從雷達干擾距離開始,客製化開發不同系統以滿足防衛需求,價格也從數百萬到上千萬元不等。
國防部作計室聯作處長鍾樹明少將重申,依《民用航空法》規定,國內20個機場四周一定距離範圍、標高60公尺以上高度內,禁止施放有礙飛航安全物體;至於非法侵入軍事基地、營區攝影,有立即危害飛航安全,妨礙軍事任務遂行,或涉嫌竊取軍事機密之有礙飛行物體,除向民航局告發,軍方也會依《行政執行法》干擾攔捕,或使用防衛性武器擊落。
不過軍方也表示,並不是空拍機一飛進基地內,就會被開槍擊落。鍾樹明強調,部隊視基地敏感程度,對入侵上空的飛行物體,除透過戰情系統通報,由基地指揮官下令追查、追捕飛行器與遙控者,查清意圖與刺探軍機的惡意程度,再由基地指揮官下令是否擊落飛行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