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許信良:黃信介沒有個人考量 才能成功領導反對力量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許信良:黃信介沒有個人考量 才能成功領導反對力量

 2018-08-15 20:16
前民進黨主席許信良今天(15日)出席「向黃信介先生致敬——紀念黃信介90誕辰音樂會」宣傳記者會時指出,黃信介是帶動台灣民主運動成功的重要領導人。圖/張家銘
前民進黨主席許信良今天(15日)出席「向黃信介先生致敬——紀念黃信介90誕辰音樂會」宣傳記者會時指出,黃信介是帶動台灣民主運動成功的重要領導人。圖/張家銘

民進黨前主席黃信介90誕辰,讓曾經掀起台灣民主運動風潮的「美麗島五人小組」再度聚首,當年擔任美麗島雜誌社長的許信良表示,成功把台灣帶到今天民主成果,最重要關鍵兩年,包括1978年增額中央民意代表選舉,及1979年的美麗島雜誌社的成立,而黃信介則是這兩年相關事件的重要領導人。

許信良今天(15日)出席「向黃信介先生致敬——紀念黃信介90誕辰音樂會」宣傳記者會時指出,台灣民主運動從日治時代就開始發生,過去有很多的民主運動領導者,但是最後沒有成功,成功把台灣帶到今天的民主,最重要的有兩年(1978、1979年),1978年增額中央民意代表選舉,受到1977年中壢運動的鼓舞,大量的台灣知識青年、社運人士投入中央民意代表選舉及助選 。

許信良指出,當年投入這場選舉的知識分子,包括律師姚嘉文、從哈佛回來的呂秀蓮、作家楊青矗、王拓、台大教授陳鼓應、報社記者陳婉真等等很多對台灣懷抱希望的知識分子,那是一場風起雲湧的政治運動,最重要的是,當年黃信介先生成立了黨外助選團,成為總團長,為全台灣黨外候選人助選,以前選舉都是單打獨鬥,黃信介第一次用助選團把參選者團結成整體的力量,這是台灣反對運動史上偉大的努力。

許信良說,其次就是1979年從橋頭事件到美麗島事件,當年可以說是跟國民黨對抗最激烈的一年。當年的8月,美麗島雜誌正式出刊,黃信介當發行人,許信良當社長、施明德擔任總經理、張俊宏當總編輯、姚嘉文和林義雄負責財務管理,美麗島雜誌得到熱烈反應,接著在各縣市設立分社,要成立一個沒有黨名的黨,黃信介就是領袖。這兩年台灣反對運動風起雲湧團結在一起,真正打下台灣民主基礎,相關重要事件,黃信介都是最重要的領導者。

許信良也指出,黃信介的領導會成功,和黃信介領導人的特質有關,黃信介具有「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的特質,黃信介不會有自己的成見,也不會堅持非這樣不可,而且大公無私,才能把那麼多學者、政治、社運工作者組織起來,這是黃信介的領袖特質。

許信良說,黃信介從不會過問雜誌社幹部如何執行他們的工作,他舉例,當年擔任執行總編輯的陳忠信,把擔任副社長的呂秀蓮所寫2萬多字要刊在美麗島雜誌的文章,刪成2千字,呂秀蓮很生氣,跑去找黃信介,黃信介雖然很喜歡呂秀蓮,但他仍不干涉執行總編輯的工作。

許信良指出,黃信介是終身職立委,知道當黨外領導人風險很大,但他沒有個人利害的考量;在黃信介因美麗島案坐牢回來後,本來可以繼續當終身職立委,但為告別舊時代,他第一天報到就辭掉立委;還有民進黨徵召黃信介去民進黨沙漠地區的花蓮參選立委,他也欣然接受。「沒有個人的考量,這就是黃信介先生」。

許信良說,黃信 介可以團結最大多數人,追求最大多數人願意支持、可以實現的目標,這是黃信介可以成功的原因。

相關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