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台南市長參選人王定宇,具有成功大學外文系、成功大學高階管理碩士、長榮大學經營管理所博士的學歷,學生時代即投入公共事務參與,擔任過立法委員施明德、國民大會代表黃昭凱的辦公室主任,具2任台南市議員及1任台南直轄市議員的議會問政經驗,為現任立法委員、民進黨中央執行委員、一邊一國連線成員。
28歲投入台南市議員選舉的王定宇,背著書包,拿著自己寫的文宣,一步步、一戶戶的分享自己想為地方做什麼。懷抱理想的青年,轉眼20年,是立委選舉「全國第一高票」的民意代表。王定宇表示:不用財團、不用出生名門,只要有極大的熱情,在台南這個有希望的城市,想做,就會有人來幫忙。
莫忘初衷,不辜負每一張選票背後的重量
「人可以胖,但本性不能忘。」台南市長參選人王定宇笑笑的說道,選民為何支持你,是希望你能幫他們解決問題,選民將他所有的冀望,透過選票來交付。
網路上搜尋王定宇的臉書,可以看到他每天一大早都會在臉書上打卡,開啓一整天的服務,没有一天中斷。曾有1年9個月的時間,因為參與談話性節目錄製,每天晚上從台北坐客運,大約凌晨4點回到台南,但仍然保持早上7點出門服務,為什麼要這樣堅持,台南市長參選人王定宇說:「自己要背起每張選票的托付」。
台南市長參選人王定宇表示,當你所想的是民眾對你的冀望,等待著你來協助他們解決問題時,工作時間、休息時間已經不是你會去思考的了,腦中想的是如何不辜負他們。
鄭光哲與台南市市長參選人王定宇(右) 討論及分享對台南市安平區及南區政策規劃。圖/鄭光哲提供
公眾服務事業,對人及土地要有興趣
台南市長參選人王定宇對從政這20年的分享,「當你抱有極大的熱情,會有一群想像不到的人來支持你。」當初要參選議員時,參選的登記費要15萬,那時自己在電台上說明隔天要去登記參選,但錢不夠,隔天現場來了幾位支持者提供幫助,才得以順利完成登記。當時我們彼此間不認識,但就是因為對理想的熱情,獲得他們的支持。
口號無法再感動人心,早期,民眾會因為你的勇敢而感動,現在,要做到紮紮實實的建設,才能感動人。對這片土地的實踐與關心,根本在人的身上。民眾的需求不是在辦公室思考出來的,而是實際的接觸與傾聽,若你對人及土地不感興趣,請你不要來從政。台南市長參選人王定宇說:「我能力不好,要聽人民的意見,聽當地的民眾講完問題,再來想有没有解決的方法,不要自己『假懂』。」印著手機號碼的名片,交到民眾手上,就是要讓老闆(民眾)找得到,所以手機響都是自己接,因為老闆(民眾)有事找。
每次選舉,得票數總是較上一次倍增的王定宇,這次立委選舉更以獲得15萬的「全國第一高票」紀錄當選,憑藉的不是財團支持、不是家世背景,而是依循著年少時的理想,持續去做的「憨直」,吸引著支持者一路跟隨。一位失智支持者尚有的2件記憶裡,一件是與太太談戀愛的記憶,另一件就是陪著王定宇選舉的過程;0206台南大地震,王定宇服務團隊成員自主到地震現場、到服務處為民眾服務,再再展現出「人民公僕」特有的團隊文化及精神。
台南市市長參選人王定宇(右)與鄭光哲分享當時立委選舉開出15萬票時,壓力非常大,第一個閃現的念頭是不能辜負這15萬選民的冀託。圖/鄭光哲提供
市長選舉,是人民在找公僕
目前民進黨藉參選台南市長7位參選人中,第2年輕的王定宇表示,民主政治,候選人愈多的競爭,人民才有可能做主人,對選民愈幸福,大家聚焦候選人的問題解決能力。第三屆的台南市長需具備魄力、相當的毅力及精神力來處理市政,敢於不怕得罪人的將資源重新再分配,敢把資源下放到區公所,讓地方有直接反應的能力,而非集權在永華路的市政中心。並且要積極建立縣市合後尚未建立的科層組織及區域授權制度,要讓台南市政府成為市民的政府,不是台南市長的政府,這是不同的價值觀。
愈偏僻的地方,都能照顧得到,那在處理市中心的事務更是没有問題。王定宇在走訪大台南市各地,瞭解民眾需求的過程中發現,台南縣市合併後出現三個狀況:1. 原台南縣民的失落感,没一位原台南縣民覺得縣市合併後有比較好。2. 地方基礎建設不足。3. 區公所主動處理反應能力不足。這不是說前任市長做不好,而是每一任市長階段性功能不同,賴清德市長任內,在財務控管上,將負債壓低500億,污水處理及防洪治水上,更是貢獻頗巨。第三屆市長如何承接前任市長的政策,並且解決現有的問題,讓王定宇在反覆自問後,由原來打算從旁協助新任市長的角色,轉換為責無旁貸的表態參選,因著選民的一句「市長選舉,是人民在找公僕。」
前台南縣長陳唐山於4月9日召開記者會,公開支持王定宇出來參選台南市長,台南市188萬多人口,2200多平方公里,要找一個解決問題的人。一個錯誤選擇影響太大,一個錯誤的市政,會讓一個城市没落至少10年,所有關心自己城市的民眾,要懂得找一位會聽你意見,會去行動,會因為你的高興而高興,會因為你的不滿而感到羞愧的市長,選出一位這樣的市長,你才有可能去改變一個城市。
台南市長參選人王定宇表示:市政及預算採兩種配置,第一種是照顧人民的基本生活,基本生活是什麼呢?就是門口的水溝會通、路燈會亮、路面會平、學校要好、治安穩定,這五項是生活基本要素,再大的市長理想不能大過基本要素,所以預算要能極積的照顧這5個層次,並且注意到基本的生活照顧不應該有城鄉差距,這是第三屆市長要建立的一套制度;第二種是指標型建設,這部份要讓台南市成為「移」居的城市,不僅僅是宜居,而是要讓外縣市的人想搬進來台南市的指標型建設,透過居住品質、育兒環境、交通環境等建設,吸引人口遷入,讓台南市人口突破200萬,城市發展持續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