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巡田水遊記】蘭陽發電廠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巡田水遊記】蘭陽發電廠

 2015-12-05 10:20
蘭陽發電廠取水口。
蘭陽發電廠取水口。

系列遊記,以「巡田水」的心情遊宜蘭。農夫阿伯晨昏身穿蓑衣,頭戴斗笠,肩掛鋤頭,在田畦間走來走去,有時挖開泥堆,讓田裡水流出;有時堆積泥土,堵死流水,讓田園充滿灌水。這種呵護田園的用心,期望作物旺盛的努力,日復一日,並視為慣常,這就是「巡田水」的精神。(系列127)

三星鄉天山村

蘭陽發電廠,全名為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蘭陽發電廠,為台灣電力公司所轄宜蘭地區水力發電廠之管理機關,位於臺灣宜蘭縣三星鄉天山村天送埤山南側,目前管轄分布於宜蘭縣境內共兩處的發電機組,其中兩處機組全部座落於三星鄉境內,並皆係利用蘭陽溪的溪水發電。蘭陽發電廠總裝置容量為二萬六千三百餘千瓦。

天埤發電廠

天埤發電廠於民國10年開始興建, 11年三部機組即運轉發電,到了民國22年又增加一部發電機,所以這是國內少數幾座日據時期就來電的老電廠之一,與台灣第一代的電廠如新店粗坑發電廠、高屏的竹仔門電廠等的建造時間,只差了十餘年的光陰。 蘭陽電廠也與當時的太平山伐木業同列為蘭陽二大產業,當時由羅東開往太平山的森林鐵道,正好經過蘭陽發電廠附近,將二大產業串聯起來,此時通往太平山的鐵路已因伐木業沒落而拆除,但蘭陽發電廠的發電機卻仍然運轉至今日,照亮蘭陽平原將近百年的光陰。

天埤發電廠取水口位於蘭陽溪與清水溪的交會處,主要攔截蘭陽溪上游的溪水,將溪水引水九芎湖沉沙後,再提供「天送埤發電所」發電。 天埤發電廠有效落差為39.39公尺,最大用水量為每秒31.2立方公尺,目前天埤發電廠共有4組發電機組,其中3個機組的單機裝置容量為2125瓩,1個機組的單機裝置容量為2000瓩,總發電量可達8375瓩(8.375MW),年發電量可達4560多萬度以上。 天埤發電廠發電後的尾水流入安農溪(電火溪),供下游地區包括三星、羅東、冬山、五結等地區農田灌溉之用。除此之外,天埤發電廠也利用圓山機組的尾水進行發電。

蘭陽發電廠發過電的尾水流入安農溪,早期三星的居民稱它為「電火溪」,小溪不但造就電廠所在地九九:三星鄉的精緻農業,生產出聞名全台的「三星上將梨」、「三星蔥蒜」、「三星銀柳」等高經濟價值的特農產品,帶動地方農業的繁榮。 除此,安農溪的清澈水流,也被地方發展為一處泛舟的勝地,每年夏季遊客源源而來,享受泛舟的刺激與清涼。

 
蘭陽發電廠天埤分廠。


蘭陽發電廠天埤分廠排水口。


泛舟起點。


泛舟上游水道。

夫妻樹

快到電廠,路邊見到樹立著兩棵高大樹木,枝葉茂密、枝幹粗大,非常壯觀宏偉。哇~~~,已經有500年以上的年紀囉…。真的是天送埤的奇蹟,算得是蘭陽平原上土生土長,最年長的兩棵大茄苳樹了。也只有在這與都市隔絶的天送埤土地上,才能有如此的奇蹟。

不知於何時於天送埤這塊土地上開始落地生根的兩棵茄苳樹,經歷了多少個寒暑、風霜、時代的演變,不論時空如何轉換,侭管多少不可避免的天災考驗,這兩棵茄苳樹就像一對恩愛的夫妻一樣,相偕陪伴了好幾個世紀。

蘭陽溪匯聚了中央山脈和雪山山脈的大小水源,一路奔馳而下,到了英士以下的溪段,被取水至蘭陽發電廠的引水道,先引至上游的圓山發電廠,再流至下游的天埤發電廠,尾水再流入安農溪中,成為滋潤蘭陽平原農業的重要水源。所以蘭陽電廠的水源來自老天的雨水,以及大地的泉源。

蘭陽發電廠發電的型式,為最原始的「川流式」發電,即將蘭陽溪的溪水引入水道,利用水位的位能轉化為動能,帶動發電機的水輪機轉動,再產生電力。 這種簡單的發電方式,可以說是個靠天吃飯的行業。 蘭陽溪也是台灣典型的「荒溪」,夏季豐水期河床上的引水道常被颱風、驟雨形成的洪水所沖毀,這時候,電廠的員工常常得上下總動員,撩起褲管、捲起袖子到溪床中奮鬥進行搶救水道大作戰,在危險的環境中與大自然搶水,以維持電廠的正常發電。 而在冬季的枯水期,因水量驟減,也常得煩惱水源不足的情況。 天埤發電廠的取水口係引自蘭陽溪與清水溪的交會處,由長埤湖旁的小路沿著清水溪右岸到底,會先見到『天埤取水口』的指標,循小徑前行,即可到達天埤發電廠的取水口。


天送埤取水口。


天送埤取水口。


取水口。

圓山發電廠

而圓山發電廠則位於三星鄉員山村的蘭陽溪與清水溪交會處,取水口則位於蘭陽溪牛鬥橋上游約2公里處,有效落差為70公尺,推動兩部發電機,每部發電量九千瓩,年發電量約為八千六百萬度。於1941年12月18日竣工發電,至2002年圓山發電廠改為無人發電廠,由天埤控制室遙控運轉發電。 尾水路,經馬蹄形隧道及矩型隧道(5.3×3.51M)至天送埤發電所進水口。


圓山發電廠。


圓山水力發電所。


德製法蘭西式機組。


排放口。


尾水輸至天送埤廠。


圓山水力發電變電所。

 

相關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