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香江,這一夜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香江,這一夜

  2014-09-30 13:04
民意論壇是一個多元、開放的對話平台,無論是社會現象、公共議題、生活文化... 或是對民報的建言,皆歡迎投稿。恕不提供稿酬。
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職業、通訊地址、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
投稿信箱: twmingbo@gmail.com
我要投稿

照片中的煙火,彷彿每年維多利亞港的跨年夜,往天空流曳而去的燦爛花火的尾煙,但那等著、期待著,即將與空中綻放的美麗同時迸放而出的歡呼聲響,硬生生被塞回喉頭,在腹中翻攪,無處可去。

暗黑的夜空未如預期地被照亮。本該投射空中的歡愉,改變了方向,對著人群直射而來,躲起來的特首沒有出面,但他仍藉此清楚傳達了他的回應:要,就是這個版本的普選,不然就什麼都沒有。

聽懂或沒聽懂的人,都在煙霧中流下眼淚、還有鼻涕。恍惚中,想起了這是回歸後的第二十五年,「馬照跑、舞照跳」的承諾還有一半的時效。

香港回歸,應該是最平順也最沒問題的了,一個所有人都追求『搵錢』的地方,只要願意讓利,人民的心還不乖乖向著北京嗎?這些年來,北京政府對香港讓的利也不算少了。眾多香港貨物可以零關稅輸入廣大中國市場、讓香港率先成為人民幣離岸中

心、開放中國觀光客入港等,很多時候,壓壓上海的勢頭,也是為了讓香港佔先,但這個南方小島似乎怎樣也不會滿足,給得越多,越是賣乖。

從環保意味濃厚的保留舊中環天星碼頭運動、菜園村保護運動、2012 年的反洗腦運動,到越來越多人關注的爭取特首普選,香港社會運動一步步跨過那不可言說的紅線,民主與香港認同的元素在一次次運動過程裡變得濃烈。這次佔中的要角黃之鋒,同時也是「我哋係香港人,唔係中國人」團體的發言人,可見一斑。

經濟真的可以和政治完全無關嗎?或許直到現在,北京政府還認為是英國政府離開港島時留下的布置,讓絕大多數搵錢動物都開始關心政治、走上街頭。英國政府承諾了普選,卻讓北京政府收爛攤子。

或許。

但英國政府無法布置出這些事情。

它無法布置那些在香港街頭令港人側目的中國觀光客言行,無法命令北京政府像教訓小孩子一樣教訓香港人,英國政府也無法布置出特許經濟下日益嚴重的經濟階級、分配不公、貧富差距等問題。

再怎樣的經濟動物,終究也要發現,經濟不是像大學裡的經濟學一樣,可以和政治、社會、法律等科系獨立分開思考。現實世界裡的經濟,和政治、社會、法律等等全部攪和在一起,理想中的經濟發展,需要相適應的政府體制、政策、社會結構、法

律體系,把所有的東西都抽換掉,經濟就不可能再是原來的樣貌。

是那改變了的、不可辨識的經濟容顏,讓香港人今夜聚在這裡,被警察用催淚彈驅趕。

還有明天嗎?還會天亮嗎?人們不安地相互探問。他們發現身邊的人眼睛變得明亮,原來街道的燈光不知何時、被不知誰給關上了,原本燈火通明的大樓,也陷入一片黑暗。黑夜裡唯一的光亮,是人們眼中的火花。

花火炸了開來,靜寂一下子被剖開,不受歡迎的濃煙往四面八方竄流,原本該歡呼的喉嚨,大聲喊出了:可恥!可恥!

中環那些廣告看板,聽了之後,也感到羞恥地黯淡下去。夜空下除了星光,只有讓人難堪的漫長的花火的光亮了。

相關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