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印度精神導師 如何教鳥兒吱喳說話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印度精神導師 如何教鳥兒吱喳說話

 2015-03-27 18:58
野生的黑啄木鳥可能不適合,被拿來豢養訓練(網路圖片翻攝)
野生的黑啄木鳥可能不適合,被拿來豢養訓練(網路圖片翻攝)

《紐約時報》3月26日報導一篇,關於印度精神導師(Spiritual Leader)斯旺米吉(Ganapathy Sachchidananda Swamiji),這位國際著名的音樂治療大師,如何教鳥兒說話的秘訣。斯旺米吉建議的方法相當簡易,頭幾個月,要用溫柔的語調,儘可能多多益善對小鳥說話,像安撫年幼的孩子一樣安撫它。一開始,不要急着讓它們說話;而是讓「它們在心裡頭覺得安全」,一旦這隻鳥認定你是可靠的夥伴與食物來源,它就會開始重複訴說(主人傳授)的簡單句子。紐約報導並報導指出,世界上能說出最多單字的鳥,是加州一隻名叫普克的鸚哥,它會說1728個單詞,於1994年去世。

斯旺米吉指出,個別的單隻鸚鵡不可能在尋找水果的同時留意捕獵者,它們往往要依靠不停鳴叫的鳥群來保護自己。所以,想教授能夠說話的鳥兒,例如鸚鵡、長尾小鸚鵡和八哥;這隻鳥要經過慎選,而且「不要找年老、沮喪的鳥」;具體來說,就是「買一隻幼鳥」,選一隻在圈養環境出生的幼鳥,或長大的鳥(也可以是被搭救的鳥),千萬不要選擇野外捕獲的鳥。

斯旺米吉指出,一開始你要說,「你很棒!親愛的,你好嗎?我愛你!」等等。很多訓練者會用堅果或種子獎勵鳥兒說話;斯旺米吉和他的員工,每天給鳥兒提供3餐,偶爾也給鳥兒喝點奶茶之類的。經過細心照料相處,它們會把飼主當成鳥群的一員。

 

(印度精神導師斯旺米吉,予人特異獨行觀感(圖片取自維基百科))

當鳥兒開始表現出語言才能時,就可以提高難度,把飼主的聲音錄下來,反覆播放給它們聽。斯旺米吉不在的時候,它的鸚鵡們反覆聽他吟誦古梵文錄音,每天最多可聽上個3小時。他說,老聽這個,人會感到厭煩,但是他說:「鳥兒永遠不(厭)煩」。

72歲的宗師斯旺米吉指出,當他不到世界各地為追隨者、仰慕者,演奏音樂與進行精神醫療時候,他就會待在印度邁索爾邦,他在當地擁有,規模達1英畝的鳥類保護區名為叫Shuka瓦納,那裡有著超過1000鳥兒,品種近290種,尤其是鸚鵡特別多,其中約有40隻經過訓練,會說話的鳥;當地也安置一些生病或受傷的小鳥。

印度精神導師斯旺米吉,其宗教觀點相當獨特,他認為宗教就是正法(Dharma)的同義詞,旨在追求公義(righteousness),也總是企圖尋求並訴說真理,而非折磨別人。他並認為,基督教的耶和華,伊斯蘭教的阿拉,以及印度教的薄伽梵( Bhagavata即至尊主之義),事實上都是同一個上帝的不同尊稱。

 

相關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