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教育大學資訊科學系離職副教授陳震遠,涉嫌論文審稿造假,引爆國際大醜聞,國際知名出版社SAGE旗下期刊《震動與控制期刊(JVC)》已撤銷台灣學者六十篇論文,教育部長蔣偉寧也有五篇論文遭到撤銷,其中一篇更與陳震遠掛名共同作者。學術界對堂堂教育部長涉及學術醜聞,感到震驚,要求蔣偉寧停職接受調查。學術造假風波重挫台灣學術聲譽,身為最高教育機關首長,又是涉案當事人,蔣偉寧除了下台,別無選擇。
SAGE出版社強調,遭撤銷的六十篇論文背後有「作者、審查者、引用者」組成的共犯結構參與其事。紐約時報指論文造假非首例,但扭曲「同儕審查制度」卻是第一回。華盛頓郵報報導,學術論文因錯誤或偽造遭撤時有所聞,但同一份期刊一次撤下六十篇論文實屬罕見。報導還說過去人們聽過娼妓集團、賭博集團和勒索集團,現在又出現了「同儕審查集團」,此一比喻讓台灣學界無地自容。洛杉磯時報則以「前所未聞的造假指控」為題,稱近來全球詐騙伎倆令人目不暇給,但以這起JVC撤回六十篇論文為最,指這次用了一百卅個人頭帳戶造假,破了紀錄。歐洲重要媒體也都報導此一醜聞,對台灣學術界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
此一造假事件產生的連鎖效應,對台灣學術聲譽衝擊很大。SAGE的聲明只是第一槍,接下來,其他知名國際期刊也會對陳震遠發表的論文進行調查,與陳共同掛名的學者都會被拖累,而列入清查名單;今後台灣學者發表的論文,也會被列入加強抽查的對象。如果連教育部長掛名的論文都出問題,台灣學術形象已蕩然無存,台灣學者往後發表的論文,將被嚴格檢驗,另眼相待,台灣的學術地位也將一落千丈。難怪李遠哲感慨表示,發生這種事真的「很丟臉」。教育部長本應為學界醜聞負政治責任,個人又涉入其中,該負雙重責任。
蔣偉寧辯稱不認識陳震遠,說他只指導陳震遠弟弟、高雄海科大教授陳震武。JVC撤銷的五篇論文都是由陳震武負責潤飾和投稿,因陳震遠協助修改,陳震武自行在作者欄內加入他哥哥名字,事先未告知蔣偉寧。但SAGE的聲明稿指出,JVC期刊所使用的系統,所有掛名作者都會收到通知,論文發表時也會簽署版權讓渡文件,蔣偉寧很難用「完全不知情」撇清責任。蔣偉寧在中央大學土木系的著作目錄,包括期刊論文及會議論文共四十篇,陳震遠在其中十篇共同掛名,蔣推說不認識陳震遠,其誰能信?
陳震遠曾向科技部申請過七件研究計畫,獲得五百多萬元補助款,科技部已啟動學術倫理審查機制,先針對造假論文是否與研究計畫有關,若有,除追回補助款,最重甚至可終身停權。蔣偉寧在這些研究計畫中有無角色,外界同樣關切。他本人被撤銷的五篇論文,是否也涉及造假,尚待釐清。此事牽涉台灣學術發展,以及蔣偉寧有無說謊造假,影響極為深遠,責任難以規避,於公於私,蔣偉寧都必須辭職負責。
前國防部長楊念袓因為一篇由朋友代為操刀的文章涉及抄襲、剽竊,立刻認錯下台。蔣偉寧捅出這麼一個國際大醜聞,豈能恬不知恥,戀棧權位,如何為人師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