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反服貿 就像是面對攝護腺肥大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反服貿 就像是面對攝護腺肥大

2014-04-05 15:48
要不要簽定服貿,就好像要不要裝導尿管,作醫生的不能一味蠻幹,好處壞處都得說!(圖片合成自網路資訊)
要不要簽定服貿,就好像要不要裝導尿管,作醫生的不能一味蠻幹,好處壞處都得說!(圖片合成自網路資訊)

為什麼反對服貿,這樣就像是面對攝護腺肥大病人,事先沒有好好地溝通。就草率簡單地告訴他,唯一的方法就是放導尿管。好處、壞處都不説,一昩地蠻幹。

服貿、貨貿就是要增加人及貨的流通,通得愈快、愈大、愈流暢愈好這才是目的。但是攝護腺肥大這個病,就是增生的攝護腺剛好就是塞住膀胱口,讓小便通得不好,又細小又慢,等老半天還是慢慢在滴,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尿乾淨。這樣子久了一定會生病,影響生活品質,同時自己的感覺一定不好。於是馬總統和金小刀(金大夫)現身跳出來要解決攝護腺肥大這問題,讓人及貨物能盡量通暢。

所以當尿尿不好的時候,馬大夫和金大夫說要放導尿管,放了尿管後小便就會一路通暢,毫無阻塞,以後膀胱不會破掉,也不會有尿毒症。年輕人當然聽𣎴懂,認為小便不好不是有藥吃嗎?加上身體的調理應該就夠了。所以説服貿是感冒吃"伏冒",好像一般人還能接受。但是留置導尿管好像就不單純了,放了之後的感染及血尿怎麼辦?二位大夫說以後不舒服可以拔掉,但是在醫院還是看到許多放了後,一輩子拔不掉尿管的病人。導尿後的後遺症有些是會長期跟著你,不可能好的。就像結婚後可以隨便離婚,但是大肚子後誰來收拾殘局?

現在衛生署規定要做任何手術或處治,事先都要先取得病人及家屬的"知情同意",二個重點:保護醫療人員和病人及減少醫療糾紛。"知情"就是要詳細解釋,直到病人完全了解他要接受手術的方法、過程、其他替代方法及任何的後遺症。"同意"就是病人在對等合理的條件下簽名同意手術。如此這樣才算是完成標準作業程序。否則醫療糾紛怎麼會發生?

醫院有了醫療糾紛也是可以報案鬧到警察局,每次警察來了總是在旁邊看看,了解一下,幾乎都會說這是醫院和病人之間的事,你們自己去解決。現在馬總統和學生各說各話,也是同樣的道理。旁邊的人也認為是他們之間的事,但是當50萬人站出來時,這個意義就是不一樣,中間一定有什麼問題。

最後身為泌尿科的醫生也不免提出一個問題,假如因為小便的問題,為了要通暢無阻,台灣大部分的男人都放了導尿管,這是多麼大的市場?若加上對岸的市場,不得了這是上千萬人加幾億的生意。誰會有好處呢?泌尿科醫生,護理人員,醫院,藥品及材料廠商,建築業(蓋醫院),當然最大獲利者還是後面的財團及資本家。而跟著來的後遺症呢?放了導尿管後的憂鬱症,感染,血尿,加上一輩子的無奈。

醫院為了減少醫療糾紛及增強醫病關係,一直在倡導"知情同意",現在反服貿搬上枱面,也是同様事先沒有做好溝通。服貿應該不是不好,官員投機取巧隨便的作為再加上後面的黑手及利益團體才是反服貿者反對的重點。

相關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