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在8月舉辦的台北、上海雙城論壇,外傳因柯文哲拒絕中國提出要其對雙邊交流釋出「更多善意」的要求,導致上海副市長「回訪」計畫陷入膠著,柯文哲也可能不會親自出席,對此,台北市長柯文哲今(27)日表示,雙城論壇定調為「促進交流、增加善意」,會在這基礎上繼續往前進,唯有透過更多交流才可減少隔閡,「有機會當然會去」。
柯文哲今天出席「世界工業設計日-國際交流活動」,針對中國希望釋出更多善意,他表示「我們隨時都在釋出善意」,先決定目的再決定方法,北市府二週前召開「大陸事務委員會」,經府外委員討論後,對雙城論壇定調為「促進交流、增加善意」,他也是在此目標及既有的政治基礎上,提出「一五新觀點」,不敢說各方都可以接受,最起碼是各方都可以忍受,會在這基礎上繼續往前進。
柯文哲指出,目前中國每年來台灣的觀光客約400萬,台灣也有100萬人長駐中國,兩岸在經濟上是命運共同體,但不可諱言的,在政治上還是有些隔閡,他認為透過更多交流才可減少隔閡。
柯文哲說,周麗芳副市長五月到上海訪問,六月去廈門參加海峽兩岸論壇,受到熱烈招待,他希望上海市的領導近期可以來台北市訪問,屆時再就雙城論壇的細節進一步討論。
媒體詢問,所以一切都很順利,並不如平面媒體所言陷入膠著?柯文哲表示,任何事情一定就是討論、折衝,也不是一切都很順利,都還在進行中,至於為何會傳出其拒絕釋出更多善意?他說,這不僅是中國有壓力,反正這世界上要做什麼事,都會有很多人阻撓,只能透過更多交流和善意解決隔閡。
至於中國希望釋出什麼樣的善意?柯文哲說,這也要折衝,他們有自己的理念,李登輝前總統有句名言「不滿意,但可以接受」,他認為真實的世界是「不滿意,但可以忍受」,雙城論壇很早就定調「促進交流、增加善意」,這是目標,目標決定了,後面就好辦了。
媒體追問,阻撓是來自中國還是台灣?柯文哲說「這個給晚上的call in節目去討論」,有關「大陸事務委員會」有「五巨頭」缺席,是否不願為一五新觀點背書?他說,開會沒辦法所有人都到,「該來的都來了」,要百分之百出席不太可能。
是否會對中方退讓?柯文哲強調,重點不是標籤而是內容,從歷史上看起來,共產黨是很務實的政黨,他還是誠摰邀請上海市領導來台北訪問,再進一步協商,至於8月去不去雙城論壇?柯文哲說「有機會當然會去」,會繼續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