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七十一週年紀念日將屆,國史館今(22)日舉辦《解密‧國際檔案的二二八事件 海外檔案選譯》新書發表會,其中選譯許多來自美國、澳洲和聯合國檔案館的解密檔案,靜宜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蘇瑤崇指出,台灣的民間團體在二二八事件前後都曾連署向美國請願,希望美國託管台灣,不過以1949年為分界,前期台灣仍自我肯認為中國,後期則希望藉由託管能脫離中國,成為獨立國家,因此二二八事件也可以說是台獨運動的濫觴。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去年2月推出「解密.國際檔案的二二八事件」特展,首度展出國外檔案機構與二二八事件相關的解密檔案,今年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進而與國史館台灣文獻館合作,將展出的海外檔案選譯為中文,這本書選譯美國國家檔案館(National Archives and Records Administration)、澳洲國家檔案館(National Archives of Australia)與聯合國檔案館(United Nations Archives and Records Management, the United Nations)所典藏的檔案與媒體報導,時間落在1944-1948年間,涵蓋二次大戰後期到二二八事件的後續發展。
這本堪稱「解密檔案集」的書也凸顯了幾個主題,包括戰時美軍有關台灣的檔案,顯示美國曾考慮佔領台灣,在台成立軍政府。另外書中的檔案也可看到,戰後初期台灣相關的美國檔案,呈現了台灣人面對戰後情勢的期望與失望,在二二八事件爆發之前,台灣民眾早已對於當時由陳儀主政的新政府感到諸多不滿,二二八事爆發後,台灣的一些團體和組織也曾三度透過連署向美國提出請願,盼美國介入干預,台灣能接受美國託管。
蘇瑤崇說,台灣人的請願中,很重要的是「託管」請願,在228事件後,台灣民間社會已經有很多政治主張,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就是希望台灣能託管,而託管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1947到1948,美國檔案指出,這階段臺灣不論談託管、自治或獨立,國家認同還是屬於一個中國,認為台灣屬於中國,然而1949年以後就不是這樣,請美國的託管的目的是希望台灣獨立,這也是當時「台灣再解放聯盟」的主張,希望能完全脫離中國,檔案解密後也很清楚顯示,台灣就是獨立的國家,不再屬於中國。
台灣民眾曾連署向美國請願,希望美國託管台灣。圖/翻攝自《解密‧國際檔案的二二八事件 海外檔案選譯》一書
國史館館長吳密察則表示,國內檔案史料的調查與出版對重建二二八事件的歷史具有關鍵的重要性,但也會有其特定的立場與侷限,因此還需要其他史料的相互檢證與補充,這本書是國內有系統展現海外二二八檔案的重大突破,提供了另類視角,及很多鮮為人知的資訊,雖然任何政府檔案都有其特殊立場,但從更多樣的立場重建台灣歷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其意義,因此未來希望能繼續做下去,系統性的徵集國外的檔案,用國內外資料交互比對,讓歷史研究能更為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