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台灣一姊」、世界排名第10的鄭怡靜,靠著意志力在2016里約奧運桌球辛苦打敗世界排名18韓國徐孝元、晉級8強後,寫下台灣本土女將在奧運的最佳成績,在疲憊感還未完全消除狀況下,下一場敗給上屆奧運冠軍中國李曉霞,無緣進入4強,但他這次優異表現,已創下台灣本土女子球員在奧運桌球史上最佳成績。
鄭怡靜賽後說:「站上去奧運的球場後,才知道為何大家都想要來奧運,我會在接下來4年的時間裡繼續努力ㄝ我一定還要再拼,也幫台灣締造一些新的紀錄。」
去年3月落幕的馬來西亞吉隆坡世界團體桌球錦標賽,中華女子隊雖然在4強不敵勁敵中國大陸,最終成績並列銅牌,卻是中華女子隊相隔16年再度有獎牌進帳。當年2000年靠著陳靜、徐競等中國大陸轉籍好手打下銀牌,這回則是純本土出征,意義非凡,其中鄭怡靜出賽10場奪得9點勝利,功業彪炳。她感謝長庚醫療體系的照護,希望能在今年里約熱內盧奧運殿堂能綻放異采。
目前24歲的鄭怡靜成長在運動世家,爸爸是排球選手,媽媽有田徑專長,姐姐也是桌球校隊,姐妹倆從小就獲得家人的支持打桌球。有趣的是,鄭怡靜小時候只是姐姐的跟班,下課到桌球室幫忙參加校隊的姐姐撿球,鄭怡靜回想說,「那時我喜歡撿球,然後就把球都撿到我這裡。」
我國桌球女將鄭怡靜(左)在里約奧運單打八強賽不敵中國名將、倫敦奧運金牌李曉霞。圖/中華奧會提供
也因為太投入撿球,意外吸引教練目光,教練林其財發現,鄭怡靜雖然只是撿球,卻也看得出來身手矯健,所以讓鄭怡靜一起訓練,不久就脫穎而出。俗話說,「無心插柳柳成蔭」,意外「撿」到的機會,造就鄭怡靜後來3度成為最年輕桌球國手的紀錄,小學4年級就當選少年國手、6年級入選青少年國手,國二更以13歲之齡披上國家隊戰袍,2006年在加爾各答、2009年在香港,兩度拿下青少年巡迴賽女單冠軍,至今都是國家隊主力。
挑戰成人等級的鄭怡靜表現依舊不俗,東亞運動會、亞洲運動會、世界大學運動會都可以看到她的身影,尤其2010年廣州亞運讓鄭怡靜終身難忘。當時她首度在亞運舞台亮相,團體預賽就力克當時世界第4的中國大陸名將郭躍(2008年北京奧運女單銅牌)。當她正要展翅高飛的時候,卻在混雙賽被搭檔吳志祺不小心踩傷腳。亞運後鄭怡靜的世界排名也如折翼之鳥,先錯失2012年倫敦奧運直達車票(以世界排名取得),之後的奧運資格賽國手選拔賽也因傷失去水準,和奧運擦身而過。
前年的韓國光州世大運,鄭怡靜和陳建安搭檔拿下混雙銅牌、和李依真奪下女雙銀牌,也斬獲女團銀牌,不過世大運後她右膝傷勢惡化,經過1個月震波治療穩定傷勢,連帶在國際桌總公開賽有所表現,世界排名也升到10!
2015年韓國光州世大運,鄭怡靜(右)與李依真搭擋,榮獲團體賽銀牌是歷屆來最佳成績。
這次吉隆坡世界團體桌球錦標賽,中華女子隊選手除了鄭怡靜,還有林佳慧、劉馨尹、陳思羽、鄭先知,其中鄭怡靜和陳思羽在長庚醫療體系運動員補助計畫名單內。
對於世錦賽的表現,鄭怡靜表示,自己一開始狀況沒有很好,是羅馬尼亞的比賽後才慢慢調整過來,打出自己的氣勢、身手。鄭怡靜也認為,隊友陳思羽是個制勝關鍵,因為陳思羽充滿鬥志、敢拚,這種企圖心感染了整個隊伍,全隊都有高昂的求勝意志,「這次場上、場下都很渴望勝利,落後的時候也沒有放棄,一分一分的咬。」而個性較為內向的鄭怡靜還難得在比賽中釋放情緒,「以前做不太到,這次有釋放出來。」
鄭怡靜就讀國中時曾說,她的偶像是陳靜(中國大陸轉籍台灣的選手,1998年漢城奧運女單金牌、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女單銀牌、2000年雪梨奧運女單銅牌),最大願望是代表國家打奧運,「我還這麼小就選上國手,會不會太早了些?以後如果打不好怎麼辦?」
世錦賽後,鄭怡靜去年3月女單世界排名一路從19升至縣排名第10,創下生涯新高,甚至打到奧運八強,她感謝長庚醫療體系的照護以及母隊合作金庫、學校育達科技大學的支持,「奧運是每個運動員的夢想,渴望在那裡展現自己,希望可以順利入選。」(本文照片提供:大專體總)
進入奧運的殿堂是每個運動員的夢想,鄭怡靜期許自己能早日實現夢想,並在奧運的比賽中展現自己的實力。
本文由長庚運動醫療團隊授權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