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仁醫心路】點亮噶瑪蘭的燭光!陳五福:我是羅東鄉下的草地醫生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仁醫心路】點亮噶瑪蘭的燭光!陳五福:我是羅東鄉下的草地醫生

2017-01-01 14:35
  陳五福醫生細心為病人診治。(圖/作者翻攝自吳三連獎基金會)
陳五福醫生細心為病人診治。(圖/作者翻攝自吳三連獎基金會)

有人說他是「台灣史懷哲」;他卻謙虛地說:「我是羅東鄉下的草地醫生,如果要提到史懷哲,我只是他在台灣的一個朋友......」

很多人聽過台中的「宮原眼科」。在宜蘭羅東有一間歷史更悠久的「五福眼科」,宜蘭人都知道這間診所,他是有「台灣史懷哲」之稱的陳五福醫生開設的。

求學與職涯的轉折

陳五福出生在日本時代的宜蘭羅東,他的名字是父親取的,因為他是家中老么,是第五個兒子,父親就為他取名「五福」。他小時候從沒想過當醫生,「庄腳囝仔」卻考上了高等學校,這是很難得的事,他卻覺得為父親帶來經濟負擔感到不安;讀高等學校時分為文科與理科,一開始他還選擇文科,後來才轉到理科。

高等學校畢業之後,面臨大學選系,特別拜訪日籍老師。老師跟陳五福建議:「台灣人若讀法律、政治系,出路很窄,衡量家庭背景以及為謀安定職業,最好不要選太冷門的科系。」陳五福聽了老師的建議,選擇農學系。但是入學之後,卻覺得索然無味,決定休學轉系。隔年報考台北帝大醫學系(今台大醫學院)獲得錄取。

陳五福的大學生活在戰爭聲中展開。那時,日本和美國開戰,台灣也被空襲轟炸;儘管如此,學校課程卻更加緊湊,連寒暑假都在上課。陳五福回憶,台大醫學院畢業那一天,父親特地從羅東趕來參加畢業典禮,讓他感到光榮、高興。

醫學院畢業之後,陳五福選擇眼科,在台大醫院當住院醫生。住院醫生的這幾年,台灣仍在戰亂之中,每天活在戰爭的恐懼,他的三哥也因嚴重的大轟炸去世。結束住院醫生的日子,陳五福向台大遞出辭呈,他決定返鄉開業。

戰後,台灣進入國民政府時期,日本人陸續被趕離台灣,陳五福選在原址為日本人開設的「清野病院」開業,取名「五福眼科」。「五福眼科」的外觀是古色古香的日式建築,裡頭卻有著現代化的儀器設備。


位在宜蘭羅東的「五福眼科」。(圖/維基百科)

眼科醫師看全科,窮人就診不收錢

特別的是,來「五福眼科」看病的,什麼科都有。在那個年代,醫療資源極度缺乏,醫生也很少,陳五福除了看眼科,內科、外科、婦產科、小兒科都要看,成了一位「全科醫生」。在陳五福的記憶裡,他說:「我曾為人接生過五次。」他也在診所裡,幫盲腸炎病人開刀;甚至,他也為病死的鄉親驗屍,開立死亡診斷書。

開業之後,陳五福注意到,有些病人看完病後,沒有拿藥就走了。起初他覺得奇怪,怎麼會有人看了病不拿藥;後來才知道這些病人因為貧窮,付不出醫藥費,所以不拿藥就走了。為此,以後只要有貧窮的病人付不出醫藥費,他都會特別在他們的病歷表上註明:「不用錢。」

陳五福不只在診所看診,也騎著摩托車「往診」,為沒有辦法來診所,卻需要就醫的病人「上山下海」看病。他注意到好多眼睛看不到的人,在街上乞討,乞討來的錢再用來看病,希望能夠治療眼睛。陳五福希望能夠幫助他們,卻不知該如何幫起。

他在雜誌上看到史懷哲醫生在非洲行醫的報導,深受感動,乃鼓起勇氣,用德文寫信給史懷哲,寄到非洲。沒想到,竟然獲得當時高齡84歲的史懷哲醫生的親筆回信。他們持續保持書信的往來。

陳五福問史懷哲:「我在台灣羅東的小村落,看見許多貧窮看不到的盲胞,我能為他們做些什麼?」

史懷哲說:「只要你認為你可以做什麼,你就去做!這些人一定會得到幫助。」

同年,陳五福創辦「盲人教育中心」,他想了很久,決定取名為「慕光」,希望盲人朋友就算終其一生都不能「看到陽光」,也期待能夠「點亮心光」。

「慕光盲人重建中心」是宜蘭第一所私人創辦的社會福利機構,也是台灣第一所由台灣人創辦的盲人福利機構。陳五福醫師一個人要負責經費、找場地、找老師,這是一個需要不斷投入與付出,卻不會有回本的那一天的志業。在「慕光」,不是要收容盲胞,陳五福希望透過專業的技能及職能訓練,免費教育視障者學習獨立自主,學會一技之長,能夠重新回到社會,發揮自己的所長。


陳五福創立的「慕光盲人重建中心」。(圖/慕光盲人重建中心)

生氣到日落,煩惱到睡著,一日平安一日感謝

仁心仁術的陳五福醫生,很快被注意到。當時執政的國民黨看上他的好形象,希望徵召他參選宜蘭縣長,淡泊名利的陳五福卻不願涉入政治。他說:「人來的時候單獨一個,走的時候也是孤單一人,唯有在世界上為社會做點事,才算是不虛此行。」他只想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希望能全心投入在「慕光盲人重建中心」。

陳五福一直和史懷哲保持通信,直到史懷哲過世為止,由於陳五福醫生對盲人朋友無私的付出,人們都稱他是「盲人之父」、「台灣史懷哲」;他卻始終謙虛地說:「我是羅東鄉下的草地醫生,如果要提到史懷哲,我只是他在台灣的一個朋友......」

「每一個人都有他的蘭巴倫。」陳五福的蘭巴倫,就在台灣宜蘭,他用愛點亮「噶瑪蘭的燭光」。晚年陳五福罹患肝癌,接受肝腫瘤切除手術與血管栓塞治療,他仍奉行一生最喜歡的這句話:「生氣到日落山,煩惱到睡著,一日平安,一日感謝。」

他一生行醫,在故鄉照顧失明的鄉親,曾有人疑惑地問他:「你努力的結果得到了什麼?」陳五福醫生說:「我得到的是心安理得,這一生總算沒有浪費。」

「我想邀請你來做一個『快樂的盲人』,勇敢的做自己!」陳五福醫生曾這麼勉勵盲人朋友。他在1997年辭世,喪禮那天,有上千位需人攙扶的盲人,特別到了現場向陳五福醫師致意,謝謝他,讓他們的心中充滿快樂、希望和光明。

【相關連結】
張肇烜醫師的臉書專頁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