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2月沖繩島戰役前,島田叡知事發現存糧短缺,立即搭機親奔台灣基隆等地調度900噸台灣白米,提供沖繩半年的儲糧,並分送北部疏散民眾,順利拯救數以萬計沖繩軍民性命,為紀念台日這段可歌可泣的歷史故事與情誼,日本台灣平和基金會將於23日沖縄慰靈日當天,在沖繩「台灣之塔」舉行慰靈祭,並贈米給台日友人,同時呼籲蔡政府設立國家級台灣和平公園與台灣慰靈碑,「轉型正義,就從恢復歷史記憶開始」。
二戰末期,盟軍台灣及沖繩的主要基地,1945年3月23日,沖繩島戰役以空襲與砲擊展開,火力之密集與殘酷,被稱為「鐵之暴風」,1945年4月1日美軍登陸沖繩本島,一路激戰,6月23日,指揮官牛島滿在「摩文仁之丘」自殺,縣知事島田叡等人也壯烈犧牲, 太平洋戰爭最慘烈的海戰「沖繩島戰役」結束。
根據日本厚生省統計,二次大戰時徵用台灣軍人8萬433名,軍屬12萬6750人,共計9萬2000多人在台留用,2萬3千人派往中國,1萬多人派往日本,6萬多人派往南太平洋,確定戰死者3萬多人,加上生死不明者2萬多人,戰死者高達5萬3千人。
事後,日方在沖繩戰役最後戰場「摩文仁之丘」設立和平紀念公園,題名「平和之礎」,並設置慰靈塔與慰靈碑,大理石碑牆上刻了此役24萬餘在戰爭犧牲軍民姓名,其中,包括34名台灣兵,每年6月23日為慰靈日。
1975年,韓國政府在日本沖繩和平紀念公園設立「韓國人慰靈塔」。為紀念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犧牲的台籍日本兵,留學日本、旅居沖繩的台灣人許光輝在當地發起設立台灣人慰靈碑活動,並獲「日本沖繩翼友會」支持,無償提供建地設立慰靈碑,第一期已完工,於2016年6月25日舉行「台灣之塔」塔體落成典禮,碑上有總統蔡英文的落款,當時中國媒體還邀中國國民黨台北市議員王鴻薇上節目,批評蔡英文總統為「漢奸之塔」題詞、「為日本戰犯招魂」。
日本台灣平和基金會表示,台灣之塔興建地,是戰前與航空關係深厚的「日本沖繩翼友會」基於日台交流及報答台灣恩情的心意,所提供的寶貴土地,因「台灣之塔」的興建牽涉到日台邦交問題,以及沖繩1972年回歸日本後之首座台灣人二戰犧牲紀念碑,顯得極為棘手,工程一再延宕,目前只有建塔,周邊設備尚未整備。
日本台灣平和基金會指出,「台灣之塔」背面預定設置高度4公尺、長度6公尺的石牆,「台灣之塔」今年將變更為「慰靈彰顯之塔」,數年後改成「彰顯塔」、 若台灣國情許可的話,打算送給台灣政府。
6月23日為「沖縄慰靈日」,日本台灣平和基金會當天將在沖繩「台灣之塔」舉行慰靈祭。圖/許光輝提供
許光輝提及,1945年2月22日凌晨6點,島田叡知事發現沖繩島存糧短缺,立即自沖繩小禄機場搭乘軍用飛機親奔台灣,在當天上午8點抵達松山機場,隨即和總督府及花蓮、基隆等地協調運送台灣米糧900噸,同年3月18日,台灣米糧突破美軍包圍與攻擊,平安抵達那霸港,卸下450噸,再運送其餘稻米在20日運抵名護,分送給北部疏散民眾,順利拯救沖繩軍民性命數以萬計,其偉大功績贏得沖繩人與日本人愛戴。
他說,台灣友人在6月23日(沖繩慰靈日)、6月24日(台灣之塔日)準備了1萬3000包台灣米要贈送給日台友人,每包重量318克,以紀念台灣米運抵那霸港的日子,許光輝感嘆,日本沖繩平和紀念公園已經矗立「台灣之塔」,菲律賓也有台籍日本兵的安魂碑,為何台灣本土卻無法建立一座國家紀念終戰的和平公園與台灣慰靈紀念碑?呼籲政府建立台灣和平公園與台灣慰靈碑。
「台灣之塔」第一期完工,2016年6月25日舉行塔體落成典禮,碑上有總統蔡英文落款。圖/許光輝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