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這個老外真感心!讓人想起半世紀 我們的那面奧運旗和台灣名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這個老外真感心!讓人想起半世紀 我們的那面奧運旗和台灣名

台灣的「克里斯價值」,一種用「事實和相信」要對抗「強權與虛幻」的真理實踐。

 2016-08-14 17:48
里約奧運女子舉重58公斤級郭婞淳奪銅時,克里斯身穿國旗衣,拿國旗賣力加油。圖 / 中央社,民報影像處理
里約奧運女子舉重58公斤級郭婞淳奪銅時,克里斯身穿國旗衣,拿國旗賣力加油。圖 / 中央社,民報影像處理

這個老外真感心,出現在里約奧運各個有台灣選手出賽的會場上,他總是穿著國旗裝、揮舞著國旗幫選手們加油,然後,總是接著就被工作人員制止、被請離,但到了下一場,他又出現了,這樣進進出出,就好像被請離時加油聲逐漸變小、但稍後再准進場時,加油聲又變大的那種感覺,聲音忽遠忽近,卻就是怎麼驅趕都陰魂不散似地!

他叫克里斯,是長年旅居台灣的美國人。當然,愛上台灣的外國人不少,不過像他這樣,熱血到自己掏腰包買機票飛到巴西里約替台灣選手加油,還誓言「台灣選手每一場比賽都要看」的阿督仔,恐怕絕無僅有了吧!

不過這阿督仔心裡一定也這樣想:為什麼穿星條旗做成的衣服在會場不會被制止或「請脫」,穿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就會?

委曲求全 只是帶來更全面性的打壓

這當然跟中國的抗議有關。本來台灣代表隊參加奧運,只是「委屈」,不用國旗和正式國家名稱參賽,還是湊和著參賽,但後來中國打壓台灣打成習慣,到連觀眾席上代表台灣這個國家的相關圖騰都被明文禁止。

譬如,上屆倫敦奧運,門票背面印有『持有倫敦奧運門票視為已詳閱並接受門票規範』及『持票者已閱讀倫敦奧運觀眾指南並了解禁止攜入場館之物品內容』規範,規範內容就明文禁止攜入場館物品包括非參賽國旗幟…。偏偏,台灣奧運代表團是使用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這隻梅花五環旗參賽,所以,青天白日滿地紅,這面暫時「權代」台灣這個國家的旗幟,卻反而不能出現在會場上了。


縱使主辦單位不准這面暫時代表台灣的國旗出現在奧運會場上,但不只克里斯,其實很多愛台灣的人都這樣幹了。圖/中央社 民報組合

三個關鍵時點認識台灣奧運史

真的上不去,假的卻四處飄揚了?為什麼?

旗要怎麼飄,那是被會籍議題所牽動著的。半世紀來,台灣奧運代表團名稱為什麼從「中華民國」到「台灣」「福爾摩沙」再到「中華台北」?這牽涉到哪些現實的國際政治實力問題,簡單來說,有幾個關鍵時點是必須注意的,包括:

一、1960-68年三屆奧運,國際上為了區隔中國與台灣,台灣的中華民國被要求必須加註「台灣」(TWN)字樣,當時的蘇聯還希望中華民國奧委會改成「福爾摩沙奧委會」,台灣方面因此深覺被「矮化」,雖然仍「忍辱」出席賽會,但也連續三屆提出抗議。
二、1971年台灣在聯合國失去席次,台灣自此被視為「一個中國」的地方政府,它的嚴重影響是,導致台灣在1976年蒙特婁奧運、1980年莫斯科奧運等連續兩屆缺席,理由是台灣不願以被視為是中國的地方代表團方式參加奧運。國際奧會甚至以通訊投票做成「名古屋決議」,除承認由北京的中國奧委會來代表中國外,更要求台灣更改中華民國會名,並要求不得再使用國旗與國歌。
三、1981年,台灣與國際奧會在瑞士洛桑簽訂「洛桑協議」,訂出這個影響台灣未來,不僅在體育賽事上,也在外交上最重要的運作模式,史稱「奧會模式」。這個模式的內容就是,台灣以其政府實際管轄的地理疆界為原則約定:承諾修改會名為「中華台北奧委會」;新的會旗會歌不使用國旗、國歌及國徽;國際奧會則確保台灣選手和其他國家選手能享有相同的權利義務。簡單來說,就是化名參加的意思。


1960年羅馬奧運時,中華民國已經被要求加註台灣,當時代表團還舉布條「抗議中」。圖/取材自維基百科

1964年東京奧運,中華民國舉牌被清楚地加註標示TAIWAN。圖/取材自PTT

台灣的「克里斯價值」:事實和相信

事實上,在奧會模式剛剛建立之初,還沒有太多台灣參加的國際重要賽事,遑論得獎,因此旗歌爭議暫時還不成問題,不過,協議簽訂兩年後,到了1983年,我國跆拳道好手陳君鳳首度當選國手代表國家出賽,就奪下當年丹麥跆拳道世錦賽金牌,更萬萬沒想到的,是這位初生之犢賽後竟高舉著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繞場,這個大動作出現在台灣與國際奧會才剛剛簽下洛桑協議未久,可以說是完全觸動了國際政治最敏感神經,不僅讓台灣在該屆比賽的接續所有賽事都被禁賽,從此以後,這面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幟就成為國際重要體育賽事的絕緣體,包括隨後於1984年登場的洛杉磯奧運已不復見,而改之代表台灣的,也不再是熱血的青天白日,而是蒼白的梅花五環了。

自此以後,台灣方面只能極其委曲求全盤遵照協議走,而中國方面開始加快腳步,全方位的「消滅」中華民國或台灣,甚至連看台、座位區也不放過。

也許,想穿著國旗裝、揮舞著國旗(哪面旗,只要全民有共識就好)在國際賽事看台上為台灣健兒加油,恐怕還有一段長路要走。但是真理總會實踐的,就好像半世紀前,台灣的中華民國被國際社會戳破,從此不再能虛幻地代表全中國一樣,現在的台灣竟陷入如同五十年前般那樣,仍被虛幻地對待、被視為是一個不存在的國家而只是「地名」,這樣的虛幻,終究要被打破的。

這也許就是台灣的「克里斯價值」,一種用「事實和相信」要對抗「強權與虛幻」的價值。

更多奧運新聞請看.....

 

相關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