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要「公民憲政」給「經貿國是」 公民團體批淪背書大會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要「公民憲政」給「經貿國是」 公民團體批淪背書大會

 2014-07-28 12:37
8大公民團體在經貿國是會議外抗議,認為經貿國是會議根本是促進資本流動自由化、避免財團利益邊緣化、提升爺們權貴競爭力、加強洗腦溝通的背書大會。(魏翊庭攝)
8大公民團體在經貿國是會議外抗議,認為經貿國是會議根本是促進資本流動自由化、避免財團利益邊緣化、提升爺們權貴競爭力、加強洗腦溝通的背書大會。(魏翊庭攝)

經貿國是會議今(28)日舉行最後一天議程,場內有馬英九總統高喊要在野黨放下歧見,場外也有8個公民團體前來大聲抗議,認為318學運要求召開的是「公民憲政會議」,馬政府給的卻是「經貿國是會議」,雖有公民參與,但實質上卻限縮架構在經貿,是為了鞏固「爺們」和財團的經濟自由化,根本是「假民主」,公民團體們不願為此背書,更批評這場會議已經淪為背書大會。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協會理事長賴偉傑認為,台灣的問題「不是經貿問題而已,而是整個台灣發展問題。」批評這場經貿國是會議的主題已設定在自由貿易,不思考其他發展可能性。

公民團體認為,經貿國事會議號稱讓民眾參與的開放形式,事實上卻是以假民主形式扼殺民意,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協會代表洪申翰表示,這次無論北中南東哪一區。表列的「共同意見」不外乎三項重點,首先即「應致力自由化、加速經貿結盟,避免邊緣化」,其次是「鬆綁法規,提高產業競爭力」,再來就是「多與產業界和民眾溝通」,很明顯政府想透過經貿國是會議,再次強化不自由化就被邊緣話,就沒有競爭力的威脅語言,藉以壓抑人民對自由化的不滿,同時將自由化對於民間經濟、政治權力的根本傷害,與民間的反彈都只歸到溝通不足的技術問題。

洪申翰強調,經過十多年的經濟自由化,好壞並非無跡可循,至今政府只能用背書大會來矇騙,拐著大家走一條已經走過無數次的死路,這種不斷出現的拙劣背書手段,迴避人民真實生存處境的迴避,才是台灣最嚴重的發展障礙。

民主鬥陣幹部許恩恩質疑,「為什麼我們自由化這麼久了,卻看不見希望?」,她認為場內主題已經訂好了,只能討論自由化如何進行,而無法用更寬宏的角度全面探討問題,還讓公民團體入場背書,只是繼續上演台灣因為經濟自由化所產生的問題,最後成果還是受惠於「上層階級和被請進去的人」。

她說,原本318學運要求的是公民憲政會議,但政府用經貿國是會議來回應,是把架構限縮,即便有再多公民代表參與,也不能進入共同意見,且這次勞工也缺乏代表。

桃園縣產業總工會顧問盧其宏則表示,20幾年前台灣就在討論自由化,不是新詞,他質疑「自由化帶給勞工多少福利?」並認為自由化的成長並不惠於大多數人,反而是諸多社會問題的亂源。他要求真正的經濟發展應該反應在薪資水準上。

此外,這場抗議也訴求政府應發展環境永續的「綠色經濟」,在農業政策上有更多著墨,並為醫療等公共服務事業發聲,認為政府面對應以公共思考,而非商業考量。

包括反經貿國是會議工作小組、民主陣線、黑色島國青年陣線、全球公民基金會、綠色公民行動聯盟、桃園縣產業總工會、醫師勞動條件改革小組、都市更新受害者聯盟等公民團體在場外高喊「爽到你艱苦到我」口號,認為經貿國是會議只是在繼續有利「爺們」的自由經濟,將會導致貧富差距等社會問題更嚴峻。

相關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