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專文】完備的文官體系,是解決農業問題關鍵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專文】完備的文官體系,是解決農業問題關鍵

 2017-03-07 12:40
林聰賢接受周玉蔻專訪時表示,農委會文官體系「末梢神經太長」,他要調整結構。圖/取自Youtube,民視新聞提供
林聰賢接受周玉蔻專訪時表示,農委會文官體系「末梢神經太長」,他要調整結構。圖/取自Youtube,民視新聞提供

國內發生禽流感疫情,有學者在評論政府部門針對國內禽流感防疫措施時,語重心長指出:國內許多官員不是本行,不認真學習,自以為是;也不願意請教真正的專家,固步自封,訂出錯誤的政策;不會自我檢討,只會討好長官、財團,視小老百姓如無物,確實需要再「教育」。

末梢神經太長,農漁施政效能低落

無獨有偶,新上任的農委會主委林聰賢在接受電台專訪時,也坦承中央組織龐大,「末梢神經太長」;農委會同仁很專業,但未必能跟農民和消費者等外界對接。透露出農委會官員與農漁民需求和想法存在嚴重落差,回應也慢好幾拍,難怪在穩定蔬果價格、疫病防治、食安管控上引發民意反彈,民怨越積越深,而這也是現今官僚體系的普遍現象。

民以食為天,為確保糧食安全,農漁業一直都是政府施政的重點項目之一。長久以來農漁業行政效能低落屢受外界詬病,主要原因在於政府對農漁業行政人才始終缺乏完整的培訓、養成規劃,相關人員進用多透過國家考試(高普考、基層特考)取才。許多人對農漁業現況未有深入了解,卻在台灣農漁業的政策擬定以及推動上扮演重要角色,瞎子摸象,結果可想而知。

檢視這些年通過國家考試者,近七成係剛自大學及研究所畢業的高材生,都是讀書考試的一把好手;對國內農漁業現況與問題瞭解多侷限於書本、文獻與雜誌,普遍對國內農漁村與農漁民陌生甚至葱蒜、鴨鵝傻傻分不清,被分發到公家機關後立即展開其為民服務的公務生涯。面對繁重的業務壓力,多以文書往返方式來處理農漁業問題,很少有充足的時間和機會親自下鄉瞭解農漁業的實際狀況,好迅速回應農漁民的困難與需求,致使行政效率普遍低落,農漁民被迫需要放下手邊工作辛苦走上街頭表達訴求,才會受到中央政府重視。

新任人員應分發基層服務,才能避免脫節

目前中央與地方農漁政人員並沒有建立一套輪調機制,造成中央主管官員多數缺乏地方歷練,不瞭解地區農漁業的實際運作,端出的政策往往和民意產生嚴重脫節。官員窩在「京城」的冷氣房做決策的結果,就是經常朝令夕改,上令無法下達,民眾大反彈,也讓農漁民對政府的施政失去信心。

鑑於政府在農漁業發展上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以及農漁業行政人才對產業發展的重要性,為了完備農漁業行政人員教育、訓練和升遷體系,提升其專業素養,政府應該把行政人員的養成列入重點工作項目;除了規定考試及格人員應先分發到地方基層服務,讓他們實地了解地方農漁業現況,再擇優往中央調升外;每年應依照級職不同,定期舉辦初中高階農漁業行政人員在職訓練,並列入年終考評項目,作為獎懲、晉升或調升中央機構服務的重要依據。也唯有不斷提高實際在推動農漁業施政的行政人員決策品質並去除專業傲慢,讓相關政策制定與推動能適時回應民眾需求,不再與現實脫節,台灣農漁業才有信心面對即將迎來的國際自由貿易的強力衝擊,為台灣農漁業闖出一片天!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