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如「神之左手」(The Left Arm of God)--3屆賽揚獎名人堂左投柯法斯(Sandy Koufax)重回球場,左投龐加納(Madison Bumgarner)一夫當關萬夫莫敵,今日宰制全場完封9局,率巨人以5比0輕鬆擊敗皇家,搶先在本屆世界大賽聽牌。
上次在世界大賽投出完封勝的投手是今年季後宣告退休的貝奇特(Josh Beckett),他在2003年馬林魚封王的第6戰,完投9局讓洋基掛蛋。11年後,相隔54場,世界大賽再度出現完封傑作。
英雄出少年。貝奇特當時年僅23歲,而今年8月剛滿25歲的龐加納竟已第3度參加世界大賽。前2屆奪冠巨人各戰5場及4場,龐加納每屆只出賽1次,2010年他先發8局無失分、2012主投7局也沒掉分。今年首戰,他失掉第1分,不過仍投滿7局,拿到他在世界大賽的第3勝。
時勢造英雄。本季成為巨人王牌的龐加納在世界大賽2度登板,他把握住機會讓自己再上層樓,終於投出生涯的代表作—117球、8三振、無四死,完封9局拿到第4場世界大賽勝投。歷經此役,他締造一項新紀錄,31局只責失1分,自責分率低至0.29,打破高懸多年的0.36,先前的紀錄是由前紅人投手畢林翰(Jack Billingham)在1972、1975-76所創下的,而他的每9局上壘人次及安打數也分別在這兩項獨佔鰲頭。
此役可說是龐加納的個人秀,全場只被擊出4安且分散各局。換言之,有5局讓打者3上3下,皇家只在第5局時踏過1次得分位置,但隨後龐加納連奪2K,對手毫無攻勢可言。皇家今日也派出陣中王牌薛爾茲(James Shields),或許本季投球局數實在太多,號稱「大賽詹姆斯」(Big Game James)的這塊「神盾」,今年季後賽表現有點走樣,前4場出賽只有1次投滿6局,19局責失15分,自責分率高達7.11。
薛爾茲在此役重拾身手,與他在美聯分區系列賽對戰天使的演出極為相似,主投6局只失2分,只是他的對手不是大起大落的威爾森(C. J. Wilson)而是耀眼的新星龐加納,即便他分毫未失也無法贏得比賽。平心而論,薛爾茲在2、4兩局各掉1分均非投手不穩而失,2局下半是因守備布陣遭貝爾特(Brandon Belt)突襲短打建功,4局下半則是中外野手戴森發生「隱形」失誤,否則山多沃(Pablo Sandoval)可能只停在三壘。另外,巨人得到這2分也要歸咎於皇家游擊手艾斯柯巴(Alcides Escobar)的防守不力,依他正常水準應能沒收2支安打。
7局中攻守換場,皇家落後2分。龐加納當時雖威風八面,但巨人領先分數有限,倘咬住比分,皇家在最後2局仍有追平甚至逆轉的可能。不過,7局下半皇家的調度有待商榷:投滿6局的薛爾茲功成身退,中繼登板的是「鐵牛棚」的第一道鎖賀雷拉(Kelvin Herrera),因應國聯制度投手須上場打擊,下半局(8上)輪到第8棒開始打擊,為避免剛換上來的投手在下半局因代打而退場,所以皇家教練團使用「雙換人」戰術(Double Switch)--將賀雷拉排在上半局最後一個出局數的打序(頂替第7棒二壘手英方提),另派二壘手尼克斯(Jason Nix)取代第9棒先發投手薛爾茲。當時令人質疑的問題是:難道要讓賀雷拉投超過1局?若他只投第7局,根本不用「雙換人」,屆時再換代打即可。
這項「可疑」的決策在8局下半讓皇家付出代價,賀雷拉投滿第7局後繼續登板,結果一人也沒解決,連被敲出2安,調上第二道鎖戴維斯(Wade Davis)又無法穩住局面,裴瑞茲(Juan Perez)二壘安打得2分、克勞佛(Brandon Crawford)一壘安打再加1分,比數差距從2分擴大到5分,難怪龐加納可好整以暇拎著棒子上場打擊,9局再度上場來挑戰完封。
教頭約斯特(Ned Yost)奇怪的調度,不但讓皇家反攻絕望,也間接促成龐加納達成完封,而更令人擔憂的是「鐵牛棚」的兩道大鎖已接連被巨人打開。皇家目前得到的2勝,仰賴的就是這兩位優異的中繼及布局投手—5局投球不曾被擊出安打。若巨人藉由此役拿到對付賀雷拉及戴維斯的得分之鑰,皇家想連贏2場逆轉戰局的難度恐怕將遠低於正常統計分析的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