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中國學者倡:台涉外行為與軍事 兩岸「默契變成約束」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中國學者倡:台涉外行為與軍事 兩岸「默契變成約束」

 2015-05-25 17:29
大陸海協會副會長孫亞夫25日上午在台北出席「變動中的兩岸新局—回顧與前瞻」研討會,除孫亞夫外也有多位中國學者與會,民進黨籍立委李應元、前海基會董事長洪奇昌,前立委郭正亮也都與會。(中央社)20150525
大陸海協會副會長孫亞夫25日上午在台北出席「變動中的兩岸新局—回顧與前瞻」研討會,除孫亞夫外也有多位中國學者與會,民進黨籍立委李應元、前海基會董事長洪奇昌,前立委郭正亮也都與會。(中央社)20150525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所所長張文生今天指出,兩岸關係進入深水區前,雙方要先進一步深化互信。譬如建立兩岸高層互動的機制,兩岸建立「涉外行為」和「軍事行為」規範,把現有的「默契變成約束」。

中國學者嚴安林則說,民眾目前對台灣的國際參與狀況還不滿意,這需要進行兩岸政治協商,才能獲得實質成果。嚴安林說,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日前提出兩岸要維持現狀,這值得肯定,但具體主張仍然模糊。他強調,「九二共識、反對台獨」是兩岸得以和平發展的基礎。

嚴安林也批評,過去民進黨「自我缺席、自我邊緣化」於兩岸關係,也使得國共交流仍是兩岸和平交流核心力量。

台北論壇基金會和銘傳大學兩岸研究中心舉行「變動中的兩岸新局-回顧與前瞻研討會」,座談會由前台中市長、旺旺集團副董事長胡志強主持,國民黨前副秘書長張榮恭、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王英津、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嚴安林以及民進黨立委李應元參與探討。

嚴安林在會中表示,兩岸交流目前還只是「初級階段」,必然要能進入政治協商。民眾目前對台灣國際參與的狀況還不滿意,但這就是需要政治協商的部分。

他也呼籲,台灣應該要重視大陸目前推動的「一帶一路」戰略,不要自我局限,這是大陸未來10年乃至30年的重要規劃。台灣要參與,才能分享兩岸和平紅利,「至於紅利分配是否公平,是台灣政府必須處理的事」。

李應元:兩岸應有「同理心」 大陸若民主台灣很難拒絕

民進黨立委李應元表示,有民調顯示,兩岸交流增加了,「但台灣認同日增,中國認同減少」。他指出,「同理心」最重要,大陸方面應該要瞭解,台灣人不怕吃苦,但是要尊重。在場有陸生提問,如何也同理大陸人民?李應元回覆說,「大陸如果是vibrant democracy(活躍的民主),台灣也很難拒絕大陸」。

針對兩岸關係是否進入「深水區」,台灣產經建研社理事長、前海基會董事長洪奇昌在會中表示,兩岸交流過去主要集中在投資與貿易。在進入較多困難和挑戰的深水區前,兩岸在教育、文化、青年、醫療、公共服務等交流,不牽涉太高層次的意識形態,還有很多可以進行。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所長張文生認為,所謂「深水區」應是指政治、軍事和外交領域,「兩岸交流現在還沒有進入深水區,但確實面臨了困難,特別是去年反服貿學運,讓兩岸的深層次問題浮現出來」。他建議兩岸在軍事和外交上應「把默契變成約束」。

他認為,習近平今年3月間曾對兩岸關係表示「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應是指如果沒有「九二共識」的基礎,兩岸兩會(海峽交流基金會、大陸海峽兩岸關係協會)談判可能終止;外交休兵不存在;中共因擔心民進黨的走向,軍事鬥爭會惡化;雙方政治對抗氣氛會升高,進而影響雙方經濟、社會、文化的交流。

南京大學台灣研究所長劉相平則針對兩岸關係「維持現狀」說,維持現狀是個「系統性的工程」,不是簡單的政治術語能夠解決。至於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提出的「維持現狀」可能是「以拖待變」,「這樣不會被大陸認同」。

相關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