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鵬堅有著「人權律師」、「黨外立委」、
「鐵肩俠骨」、「創黨主席」等等許多耀眼的政治頭銜。
他誠懇、踏實、客氣、內斂,
具有俠情義氣的江鵬堅,
宛如客氣而紳士的雄獅,
朋友與黨內同志都喜歡暱稱他「椪柑」。
江鵬堅1940年出生於台北市大稻埕。40歲那年因美麗島高雄事件,1980年,挺身而出,無懼的擔任林義雄與楊青矗的辯護律師,這是他走向政治不歸路的開始。
1983年,以戒嚴不除,絕不再參選連任,提出「一屆立委,終身黨外」,十足展現民主運動者的氣魄和過人的胸襟,立委三年任期結束,他確實履行承諾,毅然放棄競選連任,以勇於進退、不戀棧公職的作法,為彼時「公職掛帥」的黨外陣營樹立典範。
1984年,仍處於戒嚴令下的台灣社會,創辦了第一個自主性的本土人權團體「台灣人權促進會」,並獲選為創會會長。
1986年,鄭南榕與黨外人士發動五一九反戒嚴行動,抗議台灣戒嚴38年,風雨中在台北市龍山寺與警方對峙12小時,江鵬堅擔任五一九行動總指揮,可說是「黨外」首次將「反戒嚴」的訴求,以群眾運動的方式在街頭展現,震驚海內外。
1986年,他信守諾言,不再參選連任立委,投入群眾運動。在風聲鶴唳聲中,加入「黨外編聯會」組黨工作小組和「組黨十人秘密小組」。9月28日民進黨圓山建黨後,他被推為「民進黨創黨主席」。不僅要有擔當,還要有隨時被抓的準備,所以當時的江鵬堅並沒有讓太太與家人知道太多,連後事都已準備好了。
江鵬堅擔任民進黨創黨主席
1986年11月10日,民進黨召開第一屆全國黨員代表大會。民進黨中央執行委員票選黨主席在台北市仁愛路圓環,蘇治芬開設的元穠茶藝館投票選出中常委與第一任黨主席,公政會和康系人馬推費希平,編聯會和新潮流系統推江鵬堅,黨主席選舉,江鵬堅律師以13票對12票,1票之差險勝費希平立委,當選為第一屆民主進步黨黨主席,帶領民進黨走過草創艱辛與困苦。
創黨難,建黨更難
民進黨創黨之初,除了應付國民黨的騷擾與威嚇,最大的難題是如何把黨建立起來。辦公室在哪裡?都還沒找到。民進黨臨時辦公室還是設在青島東路「黨外公政會」的原址,整個辦公空間不夠用,民進黨中央黨部的設備就是十幾張大會議桌子和椅子,別說專用的主席辦公室了,黨主席連自己的辦公的位子都沒有。江鵬堅主席都是開會或有事情時才來,有時候要談事情就到樓下的小蜜蜂咖啡廳聊天,就是要防止國民黨的情治單位的竊聽。說起來真的是創黨維艱,一言難盡。
1986年底民進黨在全國各地舉辦十幾場謝票演講會,江鵬堅主席率領公職人員,親自拿著募款箱向台下群眾募款,平均一場可以募到五十到七十萬左右捐款。江鵬堅主席剛寫完出版的新書《選票代替子彈》義賣,未收到查禁公文卻被警總查禁,卻意外成為那一年銷售量最好的黨外書籍。靠著江鵬堅主席這本書的暢銷熱賣,每次演講會後就是我們這些黨工最忙碌的時刻,為什麼呢?因為大家要忙著數募款箱裡的一百元及十元小額鈔票、銅板,當時的民進黨都靠台灣人民一筆一筆熱誠、無私的捐獻和海外台灣同鄉的支持。
民進黨財務長周滄淵省議員負責建黨基金的籌募,他與黃爾璇四處去找辦公大樓,許多屋主聽到民進黨要租,談都不用談,不敢租給民進黨。最後找到了建國北路上一間六十坪左右七樓辦公室與頂樓加蓋,總共一百多坪,將它買下來辦公,緊鄰建國南北路高架橋旁,就是現在的民進黨台北市黨部,這是人民捐獻的財產。
為民進黨建立制度與雛型
民進黨成立後,內部最急迫的工作就是民進黨中央黨部的建立制度。江鵬堅主席希望民進黨是一個具有包容性、開放性的政黨,而且是一個真正台灣民主化的本土政黨,邀請黃爾璇教授擔任第一任秘書長,新潮流系邱義仁擔任副秘書長。成立秘書處、組織部、文宣部、社運部、民進報的發行等部門,由蘇貞昌省議員兼任組織部主任、謝長廷兼任社運部主任、傅正教授任政策中心主任、李逸洋任文宣部主任、謝明達任《民進報》總編輯、林濁水任總主筆。民進黨中央黨部的雛型這才基本上建立起來。
1987年1月,民進黨開始公開招募黨員,全國各地方縣市黨部陸續成立,當時敢加入民進黨的黨員非常少,負責印刷的廖耀松還準備好五萬張黨證,建黨初期黨員只有一二千人敢加入。那時候,最重要的活動就是大型演講會,回想起來,草創時期的民進黨中央黨部黨工都很辛苦,遇到重大街頭抗議事件,最高紀錄是編輯人員連續三天拿著睡袋,都睡在中央黨部會議室沒回家,大家一起趕稿製作抗議布條、海報文宣品,江鵬堅主席晚上看到大家這麼辛苦加班,心裡也覺得很過意不去,但是大家都甘之如飴,也從未聽到有人抱怨。
在草創時期艱辛的歲月中,無數次的街頭運動,他總是氣勢凜然的站在抗爭第一線用肉身直接對抗壓迫。1986年11月底,在「桃園中正機場事件」中,身為民進黨主席的江鵬堅,站在宣傳車上背對著軍警,向前來聲援的群眾發表演說。後方的噴水車蓄勢待發,狂風滿天飛舞,在瀰天的狂囂與肅殺之間,他迎風挺立,無所畏懼指揮若定的氣勢,令在場同志們動容,他也自豪地表示:「最危險的地方,我從不做逃兵。」
我們都叫江鵬堅「椪柑主席」
民進黨中央黨部的黨工很少叫他主席,我們都叫他「椪柑」,或者是叫「椪柑主席」,他不會對人擺架子,隨和而親切,跟黨工之間也沒有距離,我們都跟他稱兄道弟,「椪柑或椪柑主席」的叫個不停,也許是因為創黨不易,不管再怎麼艱難的事情,大家都是從上到下,不分彼此的共同合作,自然也免除了那些繁文縟節的客套話,他可說是歷任黨主席和黨工相處最融洽黨主席。
我和江鵬堅主席共事期間。所有的黨工對他的感覺都是蠻好相處的。在中央黨部工作,事情非常的多,許多社運團體申請街頭遊行,都要找民進黨中央黨部社運部與文宣部幫忙,常常是「幾天要遊行的傳單及布條,我們經常加班連夜製作出來」。他是一個非常細心的人,看到大家這麼辛苦,常常會自掏腰包請黨工去台北市中山北路的紅玉餐廳吃飯。
江鵬堅的名言:「做事時專心做事、玩樂時盡情玩樂」。他常常找李勝雄、顏錦福、陳銘城喝點小酒討論時事,開懷暢飲。喝酒後愛唱歌來紓緩工作壓力,除了「黃昏的故鄉」外,他也愛唱「美酒加咖啡」、「楚留香」、「心所愛的人」等歌曲。當時,大家都是不分彼此的打成一片,真的就像親兄弟一般,那段創黨時期的真摯的革命情誼,他的豪氣、率真、酒香,我至今都難以忘懷。
對於自己木訥寡言的個性,與手無縛雞之力,江鵬堅在台大法律系
一年即加入柔道訓練班最後還膺選台灣大學柔道校隊。
1962年江鵬堅在澎湖擔任步兵排長。其間與彭豐美相戀,以24歲
之齡通過高考,開始執行律師業務。
在國民黨全面肅殺的氣氛下,江鵬堅勇敢地挺身而出,1980年於
軍法大審中擔任林義雄律師、工人作家楊青矗等人的辯護律師。
1983年江鵬堅參選台北市立委,競選總部高掛「民主、自決、救
台灣」, 絲毫不理會國民黨要用七年有期徒刑的恐嚇。
1983年江鵬堅發下豪語,誓言戒嚴令不除,絕不競選連任。此後
「一屆立委,終身黨外」就成了他從政的最佳寫照。
1986年5月19日,鄭南榕公開提出、發起「反戒嚴」的「519綠色行動」,
這場群眾示威活動由當時的立委江鵬堅擔任總指揮,抗議台灣戒嚴38年。
江鵬堅律師喜歡跟好朋友喝酒唱歌聊天,但酒品出其的好,這是他和顏錦福、黃昭凱歡唱
的鏡頭,每次椪柑都會說,喝酒不拍照,但是我還是喜歡你喝酒豪放不做作的樣子。
「改革運動者必須習於養氣,善於用氣。政治人物要有泱泱正氣,要能擇善固執。
為抗衡專制,打倒特權,所據以號召民眾壓迫執政當局改革的力量,惟有理想與
道德而已。」創黨主席江鵬堅曾以此和同志共勉。
具有俠情義氣的江鵬堅,宛如客氣而紳士的雄獅,朋友與黨內同志
都喜歡暱稱他「椪柑」,這是「鵬堅」採「椪柑」難得的鏡頭。
2000年12月15日,江鵬堅在監察委員任內因癌症離開人世,享年61歲。江鵬堅
生前最推崇櫻花哲學,強調是死亡的時刻,美麗的櫻花在最輝煌燦爛時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