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馬英九的卸任焦慮感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馬英九的卸任焦慮感

 2015-05-02 06:00

近日來馬英九頻頻針對兩岸議題發言表態,表面上是對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公開叫陣,事實上是對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即將訪問中國,與習近平進行國共交流所產生的焦慮感,馬英九深怕朱立倫訪問中國之後,他執政最驕傲的政績完全被朱立倫接收,因此一再地逼問蔡英文的兩岸現狀為何,藉機自吹自擂九二共識的「偉大貢獻」。

今年是兩岸「辜汪會談」廿二周年,同時是連戰與中國進行破冰的「連胡會」十周年紀念日,馬英九利用這些歷史時刻確立他的兩岸定位,不厭其煩地說教所謂九二共識,就是兩岸在1992年達成「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共識。對於蔡英文維持現狀的聲明,他也重申他定義的現狀就是「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不統、不獨、不武的現狀」與「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之下的兩岸和平發展。

馬英九這些關於兩岸的宣示,最重要的是在朱立倫與習近平會面之前定下調子,讓朱立倫只能在他所劃下的範圍內與習近平了無新意地見面,跟之前所有的國民黨主席一樣,過過乾癮,滿足表面虛榮感,回台灣後,還是馬英九說的算數。

去年9合1大選摧毀馬英九進行重大政策的正當性和權力,提前斷手跛腳,但是掌握國家機器,還是讓他具有敗事和阻礙國民黨頭人發展的實力。只要以馬英九認為誰上任才符合他的最大利益,就可理解國民黨的候選人誰會得到馬英九的助力。

2008年後清算阿扁,馬英九絕不能讓自己步入阿扁的後塵。於是,台灣的發展已經不是他的考量重點了,卸任後的安排才是固本之道。由此觀之,朱立倫難以大破大立、豪氣萬千地宣布投入2016總統大選,其實最根本的原因還是與馬英九的態度有關,就像連勝文的敗選,除了自身權貴形象影響之外,與馬英九的嫌隙,和馬英九並未全力支持都是關鍵因素。

朱立倫不接馬英九的電話透露的是朱立倫的不悅和無奈,如何擺脫馬英九的糾纏應該是朱立倫當前最頭痛的問題。真是如人所說,我的對手站在我的面前,但是真正的敵人卻是在我背後。

 

相關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