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守護病人的醫生,為歲月增添了生命。然而,日夜無微不至照顧病人,卻往往忘了照顧自己。肝癌權威,成了肝癌病人,他難過地說:「我不能再幫病人看病了。」
林毓萌(1953-2006),就是這麼一位好醫生。
從小品學兼優的他,畢業於台大醫學系,畢業後選擇內科。專科醫師訓練結束,他到署立台北醫院擔任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服務六年後在黃達夫教授邀請下,加入和信醫院,是治療肝癌的權威。
林毓萌被醫院同事取了綽號,叫作「林八點」,因為他看診很仔細,下午開始的門診,都看到晚上八點以後才能下診。
他的另外一個綽號是「土豆伯」,因為他總是錯過用餐時間,只好隨手抓起一把花生充飢,吃完之後「土豆伯」又繼續看診工作。
在大醫院看病等很久,常會讓病人抱怨投訴;林毓萌很特別,他是一位讓病人等很久也不會生氣的醫生。他的病人在候診區等待時,還會彼此交換心得:「你等一下沒關係,輪到你的時候,林醫師會給你足夠的時間,為你仔細看病,所以你不用擔心,也不必心急,他會讓你覺得值回票價的。」他的病人不會抱怨,為什麼看醫生要等這麼久;反而有更多人,就算等再久,還是要看林醫生,因為就算看到夜幕低垂,他還是用心關懷病人,仔細了解每一位患者的病情。
林毓萌,幾乎將所有時間都給病人,留給家人的時間因此少之又少。
圖/作者翻攝
林毓萌醫生總是面帶笑容。圖/和信醫院
來醫院實習的 intern(實習醫學生)都口耳相傳:「林醫師的課一定要上!」因此他看診結束,晚上八、九點後,晚餐都還沒吃,就繼續為學生上課。收到學生正面的回饋,就是老師最大的滿足。林毓萌覺得教年輕的醫學生很快樂,學生願意學習,他就更熱衷教學。林太太說:「他聽到學生喜歡上他的課,他聽了之後就很快樂。他是一個很容易高興、滿意的人。」
然而,他全心地愛病人、教學生,相對地能給家庭的時間就被壓縮,有人曾直白地問林太太:「這樣他還算是一個好先生、好爸爸嗎?」
林太太坦然地說:「我要一個讓我感動的丈夫!作為一個妻子,我當然希望先生能早一點回家,有充裕時間經營家的氣氛;不過,我不會忘記我同時也是一個醫師的妻子,我的先生選擇了一個跟別人不同的工作,有很多人需要他的照顧,他必須盡全力去幫助這些不幸的人。」過去她會要求林毓萌,至少晚上七點要打電話或是傳訊息給她,她好準備晚餐。但是病人愈來愈多,還有教學事務,使得在醫院的時間愈拉愈長,後來變成他離開醫院前會撥電話回家,林太太就開始準備炒菜煮飯,林毓萌回到家剛好可以用餐。
有些患者覺得林醫生自己都沒吃飯,看診看到這麼晚很辛苦,就趁著等候門診的空檔,順道去淡水逛一逛,順道買回來醫院帶給林醫生吃。但是林醫生看診都來不及了,當然沒有時間吃,回家時就拎著這些病人給他的小吃,他很感動,很珍惜病人的每一份心意。
林毓萌有時看診到十二點才離開醫院,回到家都凌晨了。太太為他準備餐點,洗完澡都兩點了才去睡覺;隔天早上六點半起床,又要趕到醫院 morning meeting,七點半要開晨會。
在家的時間真的很少,林太太後來到醫院當志工,林毓萌說,太太到醫院當志工是:「希望早點『撿到』丈夫,雖然還是不能看到我,不過總覺得在一起。」
林毓萌醫生吐血才驚覺肝癌。(圖/作者翻攝)
鐵打的身體,也受不了長期的操勞。
直到有天突然吐血,覺得腹部悶脹、沒有任何食慾,B型肝炎帶原的他告訴太太:「我的肝臟可能有問題。」他忍著極度不舒服,看完門診才去檢查,發現肝臟有兩顆腫瘤,其中一顆竟然有十公分大,另外一顆已經破裂出血了。
從肝癌權威,變成肝癌病人。
他沒有怨懟,勇敢接受栓塞治療。然而,經過治療肝臟腫瘤是縮小了,轉移到肺部的癌細胞在化學治療下還是沒有明顯改善。
化療帶來的併發症和藥物副作用,林毓萌都可以忍受。
他不能忍受、感到最難過的是:「我不能再幫病人看病了。」
林毓萌接受治療,不能再看門診,他卻還是放心不下老病人,抱病忍痛都要參加病例討論會。到醫院住院,和病人都在病房,醫病之間更像是朋友一樣,互相關心彼此,林醫生和大家一起努力抗癌!
有老患者知道林醫生罹癌之後,覺得無法接受,感到非常沮喪,拒絕再接受任何治療。林毓萌輾轉得知後,親自在病榻前,一個字、一個字寫信,他要老病人放心,自己的病情愈來愈好了,希望病人也要繼續接受治療。
然而,肝癌肺部轉移,就已經是癌症末期了。
林醫生知道,生命就快要走到終點。
他有一個最後的心願。
懇切地拜託太太能夠答應他:「我希望往生後,可以捐出大體,提供醫學界研究,能對未來的癌症醫學有幫助。」
太太聽了當然好不捨,沒有立刻答應他,他還是不厭其煩地拜託太太。林太太說:「先生在說這段話時是那麼的坦然而堅決, 如同他對救人志業的熱愛,總是傾全力投入,直到生命最後一刻。」
林毓萌一生都為了肝癌病患努力,死後還捐出自己的身軀,讓其他醫師可以解剖研究。他將生命完全奉獻給醫學界,希望自己的遺憾,未來能夠帶給其他病患更多的生機。
多年以後,每年林醫生的紀念日,醫院的老同事和林太太相約,大家帶著鮮花和土豆,到觀音山追思「土豆伯」林毓萌醫生。同事回憶道:「陰雨綿綿下,林太太感謝地說了一句:『謝謝大家還記得他!」
語氣中,是無盡的思念......
觀音山。圖/作者提供
這麼好的醫生,儘管好多年以後,相信,大家還是記得他,想念他。
同時,我們也要特別注意到「過勞」的問題,工作再怎麼忙碌,不要忘了照顧自己!如果有B型、C型肝炎帶原,一定要記得不要熬夜過勞,每半年要定期追蹤檢查「肝指數」、「超音波」和「胎兒蛋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別讓憾事再發生!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