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馬英九十二日上午率領黨務主管到國父紀念館,向國父銅像獻花、致敬以後發表演說,論及國父創建革命,力倡自由、民主、均富,這些理想,當年在中國大陸沒有辦法實踐,可是在台灣,幾乎全部都做成功。並說孫中山對台灣的貢獻,「絕對不是用反民主的暴力手段,拉倒國父銅像,橫加羞辱所能夠抹去的。」
不過依照近代歷史研究,真正把滿清政權推翻的不是孫文,而是國民黨政權在教科書極度醜化的軍閥袁世凱,而諷刺的「武昌起義」發生時當時孫文還在美國,這往謊言可以休矣!在接下來的時日,孫文還與主張獨裁的俄國共產黨合流「北伐」,還口口聲聲說民主,豈不夠打臉嗎?
而且在國民黨當政的台灣有民主,也是在黨外極力抗爭,以及人民血汗爭取來的。殊不知如今,服貿協定藐視民意要強行闖關,還有人要「自動生效」;以及核四公投只見樓梯響,淪為操作工具來看,馬怎麼那麼還有顏面說,幾乎全部都做成功?
並且馬論到拉倒國父銅像是反民主的暴力手段,這觀念與一般世界公民的認知相差甚大,跟中國領導當局強調的「維穩」如出一轍;看看最近的民主運動,伊拉克人拉倒海珊銅像,以及烏克蘭人拉倒列寧銅像和將獨裁者驅逐,在在證明他們並不是反民主,更不是「暴民」;相反的,他們就是因為要追求民主自由才會如此行,相較之下馬還抱著「國父銅像」不放和在積極地兩蔣靈前謁陵,其格局再清楚也不過了。

